新密学生品茶工作室,新密学子茶艺交流坊

发布时间:2025-11-06 08:33:53 来源:原创内容

走进新密学生品茶工作室,茶香混着年轻的笑声扑面而来。几个学生正围着茶席讨论龙井该怎么冲泡,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说得头头是道:“水温八十度就行,太高会把茶叶烫坏的。”旁边扎马尾的女生立即反驳:“可我爸说要用沸水才能激发茶香呀!”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说来挺有意思,这个工作室最初只是教学楼角落的闲置空间。去年秋天,几个茶艺社的同学找辅导员商量:“能不能给我们个固定场地练茶艺?”辅导员指着堆满旧桌椅的储藏室开玩笑:“这儿行不行?”没想到学生们当真了,周末自发过来打扫布置,还凑钱买了第一套茶具。现在墙上挂着的“新密学子茶艺交流坊”牌匾,就是当时书法社同学帮忙写的。

茶香里的成长故事

大叁的李同学是工作室的常客,他边烫茶杯边和我聊天:“刚开始连茶壶都拿不稳,现在都能教新生辨茶了。”他手法娴熟地往紫砂壶里放入铁观音,热水冲下去的瞬间,兰花香气弥漫开来。“你看,这茶要等到第叁泡才出真味,就像我们搞社团,也得慢慢磨合。”

上周他们办了期“茶叶盲品会”,结果特别有意思。有人把安溪铁观音认成了台湾乌龙,还有个同学喝出自家带来的茶叶时直接跳起来:“这真是我家茶山产的?”大家笑作一团,却也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各种茶叶的特征。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捧着教科书死记硬背管用多了。

工作室最热闹要数期末那几周。好多同学带着复习资料过来,看一会儿书就起身帮大家沏茶。会计系的王同学说得好:“在这儿既能放松,又能学点茶道,比在宿舍刷手机强多了。”她刚学会凤凰单丛的冲泡方法,正跃跃欲试想在家里的年夜饭上露一手。

让我意外的是,这个新密学生品茶工作室还促成了些意想不到的合作。上个月设计系的同学给茶艺社设计了新包装,文学社的同学则在茶会上分享历代咏茶诗词。那天听着“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的诗句,配上刚沏好的普洱,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窗外梧桐叶飘进屋里,落在茶席上也无人理会。大家专注地看着茶艺社社长演示盖碗茶的喝法:“先闻香,再小口啜饮,让茶汤在舌尖打转...”阳光透过窗格,在茶汤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这样的午后,仿佛连时光都跟着放慢了脚步。

或许这就是新密学子茶艺交流坊最迷人的地方——它不单是品茶的场所,更成了连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同学的纽带。茶香袅袅中,有人找到了兴趣相投的伙伴,有人学会了静心的方法,还有人意外发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据说去年毕业的学长,就因在茶艺方面的特长,顺利应聘上了文创公司的茶文化讲师岗位。

暮色渐沉时,同学们开始收拾茶具。有个大一的同学悄悄问我:“下学期还能来这里吗?我刚学会泡茉莉花茶呢。”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开心地往壶里注入清水:“那明天我早点来,把新买的金骏眉带来和大家分享。”茶香还在空气中 linger,仿佛在诉说着明天新的故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