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泄火的小巷子,阜康解压的小巷弄
那天下午,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我沿着阜康市人民医院后头那条老街漫无目的地走。说实话,这条巷子真不起眼,墙皮有点剥落,几根电线横七竖八地搭着,可奇怪的是,一走进去就觉得心里那点烦躁劲儿淡了。
巷口修自行车的老张跟我挺熟,他一边拧着螺丝一边说:“又来溜达啦?这条巷子啊,看着旧,可住这儿的人都踏实。”他指了指旁边那棵老槐树,“夏天大伙儿爱在底下摆个棋盘,一坐就是半天。”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树枝在微风里轻轻晃着,地上的光斑也跟着跳动。
巷子里的生活味儿
再往里走,能闻到李家面馆飘出来的香味。老板娘正在擀面,案板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咱这面条没别的,就是实在,”她擦擦额角的汗,“好多上班族下班绕道也要来吃一碗,说在这儿坐着,比啥减压都管用。”靠窗的位置坐着个年轻人,正慢悠悠地吃着面,手机搁在一边,脸上是难得的放松。
巷子中间有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理发店,老师傅不追求时髦发型,就给人剪个利落。他说:“来的都是老街坊,往这儿一坐,聊着天就把头理了。有人开玩笑说来我这儿不是理发,是来阜康泄火的小巷子找清静。”说完他自己先笑了,手里的推子嗡嗡响着,像在为这话打拍子。
傍晚时分,巷子渐渐热闹起来。下班的人推着自行车慢悠悠地走,不时停下来和邻居说几句话。几个孩子在玩跳房子,笑声清脆。不知道为什么,站在这儿看着,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好像都慢慢沉下去了。这条阜康解压的小巷弄确实有种特别的氛围,它不教你什么大道理,就是让你看见生活本来的样子——简单,却也扎实。
天色渐暗,各家厨房飘出饭菜香。我走到巷尾,看见那位常坐在门口藤椅上的老人还在,他眯着眼,手里摇着蒲扇。“年轻人,别急着走,”他忽然开口,“这巷子窄,可它能让你想起该往哪儿走。”我愣了一下,再想问问什么意思,他却只是笑着摇扇子。
转身往回走时,路灯刚好亮起,昏黄的光把整条巷子包裹得温暖。我突然明白了点什么,也许真正能让我们卸下疲惫的,从来不是多么了不起的地方,而是这种能让人喘口气的寻常角落。就像这条阜康泄火的小巷子,它静静地待在城市一角,等着那些需要片刻安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