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800元不限次数品茶,口岸经济区茗茶畅饮体验
从二连浩特火车站出来,干燥的风裹着边贸城市特有的喧嚣扑面而来。朋友老马在出站口招手,开口就提起了那件让我好奇已久的事:“直接去口岸经济区那家茶庄?都说他们家800元不限次数品茶,这价格在别处连半斤好普洱都买不到。”
转过两个街角,一栋带着蒙式纹样的白色建筑出现在眼前。推开雕花木门,茶香像温润的丝绸般包裹上来。店主是位四十岁上下的蒙古族汉子,递来茶单时笑着说:“在我们这儿交800元办张卡,全年随便来喝。昨天还有个浙江茶客,上午挑了叁款生普,下午又尝了金骏眉。”
茶叶墙背后的生意经
沿着整面墙的茶叶陈列架慢慢看过去,从福鼎白茶到安溪铁观音,少说有两百多种。老马凑过来压低声音:“你觉得他们怎么赚钱?我观察很久了,来这儿的人喝着喝着就会买茶叶——口岸经济区茗茶畅饮体验就是个引子,让人先信任他们的品味。”
正说着,旁边桌的客人招手要了半斤凤凰单丛。“看到没?”老马眨眨眼,“这店家聪明得很,800元门槛筛掉了纯粹来解渴的客人,留下的是真正懂茶的。这些人才是长期客户。”
坐在我们隔壁的李大姐是常客,她捧着青瓷茶杯插话:“我每周都从新区坐公交过来。别处试茶总要看店员脸色,在这里能安心坐一下午,把不同年份的茶比着喝。上个月我就这样挑中了两饼07年的熟普。”
茶香里的边境故事
窗外能望见口岸联检楼尖顶,偶尔有国际班车缓缓驶过。茶庄老板空闲时喜欢坐在茶海前,给客人讲茶叶如何通过这个口岸运往蒙古国。“乌兰巴托那几家高端茶馆,都是从我们这儿进的货。有时候蒙古客商来谈生意,第一站不是去酒店,而是先到我们这儿喝叁道茶。”
他边说边给我们续上刚泡的滇红,茶汤在玻璃公道杯里闪着琥珀光。“其实啊,口岸经济区茗茶畅饮体验不光是卖茶,更像是个信息站。上个月两个做皮毛生意的客人,就是在我这张桌子上谈成的合作。”
夕阳西斜时,茶庄里反而更热闹了。叁四桌客人围着各自的茶海,有人仔细比对不同山头的普洱茶,有人单纯来享受这段不限次品的悠闲时光。老板穿梭在各桌之间,偶尔停下来帮客人调整冲泡手法。
老马已经决定办卡了,他翻着手机日历计划:“下周末带几个茶友过来,把那些平时舍不得整斤买的名茶都尝个遍。”他转头看我,“你要不要也办一张?算下来每天才两块多,比喝奶茶还划算。”
离开时已是华灯初上,口岸经济区的霓虹灯与茶庄暖黄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回头望去,雕花木窗里人影晃动,那面茶叶墙在灯光下像幅巨大的地图,记录着每片茶叶从南方茶园到北方口岸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