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大学城约找学生,河源高校园区寻友聚会
这几天路过河源大学城,看到叁叁两两的学生在校门口等人,突然想起自己刚来这里时的窘迫。那会儿谁也不认识,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回宿舍刷手机,连个一起吃饭的人都找不着。
后来是怎么打开局面的呢?其实就靠一次特别偶然的搭话。在食堂排队时前面男生手机快没电了,我正好带着充电宝,就借给了他。没想到我们居然是同一栋宿舍楼的,后来经常约着去商业街那家牛肉面馆,渐渐认识了他们整个宿舍的人。
约出来的小圈子
说实话,在河源大学城约找学生这件事,真没想象中那么难。大家其实都渴望认识新朋友,只是缺个合适的契机。我们那会儿流行在校园论坛的“拼单专区”约奶茶,现在更方便了,各种兴趣群、课程群都能成为认识的平台。
上周还听说有个美术系的同学在图书馆自习时,看到隔壁桌在看同一位画家的画册,两人聊起来特别投缘,现在每周固定约着去写生。这种自然而然的认识方式,比刻意的搭讪舒服多了。
河源高校园区寻友聚会其实有很多现成的机会。各个社团每周都有活动,不用不好意思,直接去参加就好。我记得第一次去桌游社时完全是个新手,但现在已经是“德国心脏病”高手了。通过这种集体活动认识的朋友,往往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处起来特别轻松。
对了,学校咖啡厅也是个好地方。点杯饮料坐着看书,经常能遇到同样落单的同学,一个眼神交流可能就打开了话匣子。这种随性的聊天没有任何压力,合得来就多聊几句,感觉不对路就礼貌结束,真的很适合性格内向的人。
现在想想,在河源大学城约找学生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迈出第一步。很多人担心被拒绝,其实大学生们都挺友善的。记得有次我想找球友,直接在篮球场边问了句“能加一个吗”,那场比赛让我交到了两个至今还在联系的朋友。
天气好的周末,经常能看到学生在中心草坪组织小型聚会。带上零食和桌游,邀请同班或者隔壁宿舍的同学,这样的河源高校园区寻友聚会既随意又温馨。上次参加这种聚会时,还遇到了一位老乡,那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其实不用把认识新朋友想得太复杂。从讨论作业开始,到约着去食堂,再到周末一起逛商业街,关系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新的可能性。
转眼在河源大学城已经两年了,从最初独自一人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这段经历让我明白,这座校园里永远不缺少志同道合的人,只缺少主动伸出的手。当你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小世界,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灵魂等着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