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百色火车站后街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4 02:15:02 来源:原创内容

百色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藏着这座城市的另一面

每次从百色火车站下车,随着人流涌向宽阔的站前广场,心里总会莫名地被车站侧面那片区域勾一下。不是那些高大的建筑,恰恰相反,是那些被主路遮挡着,若隐若现的百色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它们像这座城市的另一张面孔,不那么光鲜,却异常真实。

穿过马路,绕到车站背后,仿佛跨过了一道无形的界限。面前的喧嚣瞬间被过滤掉大半,世界慢了下来。脚下的水泥地有些年头了,坑洼处积着前两天的雨水,映着天空破碎的影。两旁的楼房不高,墙壁上爬满了时光的痕迹,或许是水渍,或许是剥落的墙皮,倒是给这灰扑扑的底色添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

巷子不宽,两旁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店。一家五金杂货铺门口,老板正慢悠悠地修理着一个看样子是旧水壶的物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听着却不觉烦躁,反而有种安心的节奏感。旁边的粉店灶台上,大骨头汤“咕嘟咕嘟”地翻滚着,白色的水汽携带着浓郁的香味弥漫开来,直往人鼻子里钻。这香味,可比车站里快餐店那种标准化的味道,要诱人得多。

再往里走,能看到一些老旧的居民楼阳台。阳台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物,偶尔还能看见几盆绿植,在阳光下舒展着叶子。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在想,住在这里的人,是习惯了火车隆隆驶过的声音,还是早已将它当作生活白噪音的一部分了呢?他们推开窗,看到的不再是远方的旅途,而是眼前实实在在的烟火日子。

这条百色火车站后街的小巷,就像一个微缩的生态。它服务于车站,却又独立于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匆匆而过,很少会拐进这里;而在这里经营、生活的人们,似乎也自成一体,守着这片小小的天地。有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可能是附近的租客,熟门熟路地走进那家便利店买烟。也有刚下火车,被香味吸引过来的食客,坐在简陋的塑料凳上,“呼哧呼哧”地嗦着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填补旅途的劳顿。

我站在巷子中间,回头能看到火车站高大的穹顶一角,向前看是蜿蜒深入市井的路径。这种感觉很奇妙,一边是代表着“离开”与“到达”的现代交通枢纽,一边是扎根于土地,缓慢流淌的日常。这条小巷,就成了连接这两种节奏的独特通道。

阳光透过楼房之间的缝隙斜射下来,在坑洼的地面上画出明暗交错的光影。风吹过,带来食物香气、淡淡霉味和阳光味道的混合气息。这里没有宏伟的叙事,只有具体而微的生活。它可能不够整洁,不够时尚,但它充满了温度和人情的质感。每一个角落,仿佛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等着有心人去慢慢品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