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毕节约会附近人百元叁小时
最近朋友圈里有个挺火的话题,叫“毕节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正咬着吸管刷手机,差点把奶茶喷屏幕上。这年头,连毕业季约会都开始明码标价了?
仔细想想,这个标题背后藏着不少年轻人的小心思。去年表妹毕业时,拉着我吐槽了半天:“拍毕业照那天,全宿舍就我一个人抱着玩偶当道具。”她当时眼圈红红的模样,我现在都记得。可能正是这种“不想一个人度过重要时刻”的心情,让毕业季的陪伴服务悄悄流行起来。
百元叁小时能买到什么
其实所谓“毕节约会附近人百元叁小时”,不就是找个本地人陪着完成毕业季的仪式感吗?陪拍毕业照、帮忙拎行李、当毕业典礼的观众,甚至就是简单吃顿散伙饭。有个大四学弟跟我说过,他上周就通过这类服务找了位同城的学姐,叁个小时里不仅拍了套校园写真,还听了好多职场经验。
价格定在100块挺巧妙的。对学生党来说不至于肉疼,对提供陪伴的人来说也算合理报酬。比起动辄几百的跟拍摄影师,这种带着人情味的服务反而更接地气。毕竟在人生转折点上,有人愿意花时间见证你的重要时刻,这种感觉比单纯雇个摄影师要温暖得多。
我认识个姑娘专门做这个,她的服务内容特别实在——前半小时逛校园找拍摄点,中间两小时拍照加闲聊,最后半小时还能帮学弟学妹整理学士服。她说最打动她的,是有次某个工科男生在图书馆前突然哽咽:“师姐,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以学生身份在这里聊天了。”
为什么偏偏是毕业季
毕业这个节骨眼确实很特别。论文答辩完了,工作还没正式开始,突然多出大把无所适从的时间。朋友圈里有人实习有人旅行,自己却卡在离校倒计时的焦虑里。这时候“毕节约附近人100元3个小时”这种服务,就像突然扔过来的救生圈。
隔壁宿舍的小王上周体验过,他说最值的不是拍了多少照片,而是那个本地小哥带他去了好多隐藏景点。比如实验楼后面的樱花小道,校史馆顶楼能看日落的天台。“这些地方我读了四年书都不知道,”他挠着头笑,“要是早点儿发现就好了。”
这种服务妙就妙在弹性很大。有人需要专业跟拍,有人只是想要个能帮忙拿外套的临时伙伴。毕竟毕业典礼那天,看着别人都有亲友团送花合影,自己形单影只确实有点落寞。花100块钱找个人填补这个空缺,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成了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现在连提供陪伴的人都开始专业化了。有个常接单的男生准备了反光板和毕业相册,还会贴心提醒女生带平底鞋换装。他说最近毕业季特别忙,最多一天接了叁个订单,相机拍到没电。
当然也有人不理解,觉得花钱找人陪毕业太夸张。但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年轻人自己创造的社交补偿机制?当亲人远在故乡,好友各奔东西,这种轻量级的陪伴服务,反而成了毕业季最温柔的缓冲带。
黄昏时分路过大学城,看见穿学士服的学生们叁叁两两聚在操场。不知道他们中间,是否也有人正在经历这种特别的“百元叁小时”。或许很多年后回想起来,这个略带仓促却充满创意的告别方式,会成为青春记忆里最鲜活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