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叁小时通话收费五百元

发布时间:2025-11-04 05:24:00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在平度老家的表弟前两天闹了个大新闻——初中生模样的小伙子,举着手机在操场边上打了整整叁小时电话,后来才知道那是花五百块钱买的话费套餐。他妈妈发现话费账单时,声音都抖了:“咱家这孩子,莫不是被什么诈骗集团盯上了?”

街坊邻居听说后都凑过来出主意。隔壁王阿姨拍着大腿说:“现在这些通讯公司啊,尽搞些让人看不懂的套餐。”对门李叔插话:“我家闺女上周也差点中招,那些推销电话甜言蜜语的,孩子哪分得清好坏?”说着掏出手机翻出通话记录,“你们看这串陌生号码,连着一星期天天打来。”

藏在电话卡里的陷阱

我特意跑去移动营业厅打听。穿制服的小姑娘指着宣传单解释:“这款学生套餐看着划算,可超出免费时长后,每分钟扣费要两块多。”她压低声说,“最近已经遇到叁起类似投诉了,都是孩子没搞明白计费规则。”窗口排队的大爷突然转身插话:“我家孙子更冤,说是免费体验,结果第二个月直接扣了八十!”

那个平度初中生的情况渐渐清晰了。原来他参加线上补习班时,弹窗跳出个“充50送100”的广告,顺手就点了确认。后来跟同学聊游戏上了头,压根没注意时间流逝。直到手机发烫自动关机,连上充电器才看到十几条欠费提醒。

班主任张老师提到这事直摇头:“现在孩子们人手一部智能机,可财务安全意识几乎为零。上周班会刚讲过电信诈骗,结果还是出状况。”她翻着班级群聊天记录苦笑,“你们看,这群孩子昨天还在讨论新出的皮肤该不该买。”

电话线牵出的教育课题

其实细想下来,那个平度初中生花500元打3小时电话的事儿,就像面镜子照出不少问题。我侄女今年初二,她说同学间现在比谁的游戏段位高,谁的爱豆周边多。有时候半夜还能收到同学消息:“再聊五块钱的”,第二天顶着黑眼圈来上课。

电信营业厅的经理倒说了句实在话:“我们推出过语音提醒服务,可孩子们根本不当回事。”他演示着操作系统,“每次扣费前都会发提示短信,但很多学生直接划掉了。”正在办业务的两个中学生听到这话,偷偷把手机藏进了裤兜。

这件事在平度当地的家长群里炸开锅。有位妈妈晒出孩子的话费清单,密密麻麻的通话记录里混着各种推销电话。另一位爸爸吐槽:“去年给孩子买手表手机时,商家保证能控制通话时长,结果孩子自己破解了密码。”

现在表弟家定了新规矩——每周日晚上全家坐在一起查话费账单。他爸还从旧货市场淘来个沙漏,放在电话旁提醒时间。倒是表弟自己长了教训,最近接电话开头总是那句:“长话短说哈,我这儿开着计时器呢。”

记得我们小时候,公用电话亭投币通话时总会盯着计时器数字跳动。现在虽然拿起手机就能拨通世界,但那份对通信成本的感知,反而变得模糊起来。或许在充话费像扫码喝水一样方便的今天,我们真该重新听听硬币落进话机箱的清脆声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