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喝茶上课群,宁乡品茶学习交流组
最近在宁乡的朋友圈里,有个挺热闹的群组慢慢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没错,就是宁乡喝茶上课群。刚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时,我还愣了一下,喝茶就喝茶,上课就上课,这俩凑一块儿是闹哪样?后来经朋友拉进去待了段时间,才发现这地方还真有点意思。
群里的王姐是个开了十几年茶铺的老茶客。有天晚上她正在直播教怎么泡茯砖茶,水刚烧开,忽然有个新成员冒出来问:“用饮水机的热水行不行啊?我看温度差不多。”群里安静了两秒,接着瞬间炸出十几条语音消息——原来大伙儿都急着告诉他,饮水机那点温度根本泡不开茯砖,非得用咕嘟咕嘟滚开的水才行。这种即时的互动,可比看教程视频生动多了。
从茶碗里品出的乡情味道
说来也怪,在这个宁乡品茶学习交流组里,大家聊着聊着总会扯回本地的生活。李叔上周晒了他用炭火小泥炉煨的芝麻豆子茶,瓦罐冒着热气,底下还压着半张我们本地的油纸伞。那张照片让我恍惚回到了小时候,外婆也是这样在灶边煨茶,满屋飘着姜和豆子的焦香。
现在城里年轻人泡茶动不动就是全套紫砂壶、电子秤,反倒把老辈人那些顺手拈来的法子给忘了。其实就像群里刘老师说的,喝茶这事吧,规矩要有,但不能被规矩捆住手脚。有时候看他们为“先放茶叶还是先注水”争得面红耳赤,忽然有人插句:“别忘了咱宁乡水偏硬,得多煮半分钟”,这场争论就突然接了地气。
上周线下聚会时更逗。约在沩山脚下的老茶馆,二十来人带着自家茶具凑了叁桌。开茶叶店的赵小妹精心准备了凤凰单丛,结果大家尝了一圈,最后抢得最凶的居然是陈阿姨带来的烟熏土茶。这种带着灶火味的粗茶,反倒勾起了太多人的记忆。
其实细细想来,这个宁乡喝茶上课群能聚起这么多人,不只是因为大家都爱喝茶。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既能学到正经的茶道知识,又能找到那种围炉闲话的亲切感。就像昨天有人在群里感叹的:“原来咱们这儿藏着这么多懂茶的人,以前怎么都没发现呢?”
窗外的雨还在下,我顺手拍了张正在泡的栀子花茶发到群里。很快有人回复:“这时候要是配点宁乡酸枣糕就更好了。”看着这条消息,我不禁笑了——看来今晚的宁乡品茶学习交流组,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