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附近弄堂200元一次
傍晚的南京站,人潮像涨潮时的海水,一波接一波地涌出来。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出站口有点茫然,手机没电了,跟朋友也联系不上。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旧夹克的中年男人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兄弟,住店不?便宜,就在那边小巷子里,200块一次。”他手指的方向,是车站旁一片看上去有些年头的居民区,几条小巷子幽深得像看不见底。
我下意识地摇了摇头。那男人也没多纠缠,转身就消失在人群里。可“小巷子200块”这几个字,却像枚钉子钉在了我心里。天色越来越暗,我拖着箱子,不自觉地往那片居民区走去。说不好是好奇还是实在没地方去,就想看看,那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巷子里的光与影
一走进巷子,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外面的喧嚣一下子被隔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潮湿的、带着点霉味的气息。巷子很窄,两边的墙壁斑斑驳驳,晾衣杆从这家窗户伸到那家阳台,挂着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晃荡。几个老人坐在小板凳上聊天,看到我这个生面孔,都停下话头,默默地打量着我。
没走几步,又有个大姐从一扇半开的门里探出身,冲我招呼:“小伙子,找地方休息吧?我们这儿200块钱一次,干净又实惠。”她的语气很平常,就像在菜市场问人买不买菜。我摆了摆手,她“哦”了一声,便缩了回去,关上了门。我注意到,这条巷子里,不少门窗后面,似乎都藏着类似的“生意”。
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地方,离繁华的火车站就几步路,却像是被遗忘的角落。那些闪烁的霓虹灯好像跟这里没什么关系,住在这儿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活法。200块钱一次的招待所,大概就是这片区域最直白的生存密码了。
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看见前面不远处的另一条巷口,另一个背着包的男人,正被一个妇人引着,走进一栋昏暗的楼里。那妇人说的话,跟刚才几乎一样:“放心,就在附近弄堂,也是200元一次,条件都差不多。”那个男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进去了。看来,这附近弄堂里的价格,倒是挺统一的。
我站在原地点了根烟,心里琢磨着。这些藏在车站阴影里的角落,提供的或许不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对于很多囊中羞涩,或者只是临时找个落脚点的人来说,这200块钱,买的是几个小时的安宁,是一段不用被人打扰的时间。它谈不上体面,但可能很现实。
最后,我还是拖着箱子走出了巷子。在路口的小卖部,我借着充电器终于联系上了朋友。回头再看那片黑黢黢的巷弄,它依然沉默地趴在火车站的旁边,像一道模糊的边界。那些对于200块钱一次的交易,还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构成了这座城市复杂肌理中,一个不易察觉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