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个旧火车站后街小巷名称
那个不起眼的通道
每次从个旧火车站出来,总能看到出站口对面那排老房子中间夹着一条窄道。说它是巷子吧,有点太抬举它了;说它是过道吧,又显得太随意。灰扑扑的水泥墙面上留着深深浅浅的雨痕,几根电线从头顶横跨过去,消失在巷子深处。偶尔有叁轮车摇着铃铛拐进去,很快就不见踪影。
有次我实在忍不住,拉住旁边小卖部老板问了句:“师傅,这条巷子有名字没有?”老板正低头找零钱,头也不抬:“就后面那条路咯,大家都这么走。”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后来我又问过几个住在附近的老人,他们倒是认真想了想:“好像叫新民巷?还是建设路那边穿过去的?”每个人的说法都不太一样。
其实这条巷子挺有意思的。早上七八点最热闹,卖豆浆油条的小推车挤在巷口,上班的人匆匆忙忙穿行。下午就安静多了,只有几只野猫在墙头打盹。要是傍晚过去,能闻到各家各户炒菜的香味。虽然不知道它到底叫什么,但这条巷子就像个旧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看着不起眼,却链接着很多人的日常。
我特别喜欢巷子中段那个修鞋摊。老师傅在那儿摆了二十多年,他说刚来的时候巷子还不是水泥地,下雨天要蹚水走。问他巷子的名字,他笑着指指头顶:“要名字干啥?你从火车站后面过来,谁不知道是这儿?”这话倒是在理。有时候太纠结名字,反而忘了我们真正要找的是什么。
上个月我又去了一次,发现巷子口多了块蓝色的门牌,上面写着“站后巷”。挺直白的名字,就是把火车站和巷子连在一起。不过我问了路过的人,他们还是习惯说“火车站后面那条巷子”。可能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方便好记比正式名称更重要。
现在想想,这条巷子就像很多小城市里的普通角落,它们可能没有响亮的名称,却在当地人的口耳相传中活得很真实。下次你要是从个旧火车站出来,不妨也去找找这条巷子。它就在出站口右转,走个五十米左右。当然,你要是问路,直接说“个旧火车站后面那条巷子”,保证大家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