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旧街深巷情归何处
佳木斯的老巷子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我站在巷口往里望,电线在头顶交错成网,晾衣绳上飘着花衬衫,空气里有股潮湿的苔藓味。几个老人坐在马扎上摇蒲扇,他们背后是斑驳的砖墙,爬山虎正慢悠悠地往上爬。
这里的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我在想,现在还有人在这样的巷子里谈恋爱吗?年轻人大概都去商场电影院了,谁还会来这老巷子找浪漫呢。
巷子深处的身影
往深处走,倒真看见一对年轻人。男孩推着自行车,女孩走在外侧,两人中间留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女孩的手偶尔会碰到男孩的衣袖,又很快分开。他们在卖豆腐脑的小摊前停下,男孩掏出零钱,老板娘笑眯眯地多给了半勺辣子。
“你尝尝这个,”男孩把碗递过去,“小时候我奶奶常带我来。”女孩低头吃了一口,辣得直哈气,男孩赶紧递上豆浆。两人相视一笑,那种默契,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
我突然明白了,佳木斯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它不在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在这些最日常的瞬间里。
老人们的爱情地图
再往前走,碰见位修鞋的老爷子。他的摊子支在槐树下,工具箱擦得锃亮。“我和我老伴儿,”他边说边缝鞋底,“就是在这条巷子认识的。那会儿她在纺织厂上班,每天从这儿经过。”他指指前面的拐角,“我就在那儿等她,等了整整一个夏天。”
老爷子说,现在老伴儿腿脚不好,很少下楼了。但他每天收摊时,总会去巷口买她最爱吃的烤地瓜。“热乎乎的,揣怀里跑回去,正好赶上她看完电视剧。”
旧街深巷情归何处?大概就归在这日复一日的牵挂里吧。
巷子不只是巷子,它像一本厚厚的相册,记录着这座小城的悲欢离合。卖早餐的阿姨记得常客的口味,理发店老师傅知道每个人头型的脾气,小卖部老板总在傍晚把板凳搬到门外,等下班的人来买啤酒。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编织成一张温暖的关系网。佳木斯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它可能藏在早晨共享的那碗豆腐脑里,也可能藏在傍晚并肩散步时交错的影子里。
天色渐晚,巷子里的灯光次第亮起。那对年轻人已经不见了,大概是去了某个地方继续他们的故事。修鞋老爷子也开始收摊,他把最后几根针仔细收好,动作慢条斯理。
我忽然觉得,在这飞速变化的世界里,这样的老巷子就像时间的避风港。爱情在这里保持着最朴素的模样——不用鲜花礼物装点,只需要两个人,一条巷子,和愿意一起走下去的心。
走出巷口时回头望,暖黄的灯光从窗户里漏出来,把青石板路照得发亮。明天,这条巷子还会继续上演新的故事,对于相遇,对于陪伴,对于这座小城里最寻常也最珍贵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