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附近人400元2小时服务,附近荔浦人400元两小时体验
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提起荔浦附近人400元2小时服务,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啥情况?前两天碰见住荔浦的老同学,聊起这事儿他直接笑了:“你这消息也太滞后了,现在周边几个县都传开了。”
坐在老同学的摩托车后座,沿着荔江慢慢晃悠。四月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远处青山层层迭迭的,江面上偶尔飘过打渔的竹筏。他指着岸边的农家乐说:“就这种地方,前两年根本没人来。现在倒好,周末车位都难找。”
意想不到的转变
我们停在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家院,老板娘正忙着给客人端荔浦芋头糕。听见我们聊天,她擦擦手走过来:“刚开始我们也纳闷,怎么突然这么多人要体验农家生活。后来才明白,大家就想找个地方放松,摘摘果子,学做当地小吃,再带点手工糍粑回去。”她边说边翻开记账本,“按人头算,正好每人400左右,活动安排两小时,时间长短刚合适。”
隔壁桌的大姐插话:“我上周末带老人孩子来的,他们可喜欢了。老人家教孩子挖马蹄,城里娃哪见过这个?”她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这两小时比去游乐场有意思多了,孩子到现在还念叨要再来。”
说实话,刚开始听到荔浦附近人400元2小时服务这个说法,我还往别处想了。现在亲眼见到,才明白这就是咱们老百姓自己摸索出来的休闲方式。不用跑远,不用花大价钱,就在家门口找点乐子。
接地气的生意经
在返程的路上,老同学算给我听:“你看啊,包含材料费、场地费,再给老乡们分点辛苦钱,这个价其实挺合理。要是太便宜,质量肯定跟不上;太贵了,大家又不愿意来。”摩托车拐进条小路,他指着正在扩建的停车场,“这都是最近两个月赶工弄的,生意确实火。”
路边摆摊的大爷很会做生意,买他的荔浦芋还送制作方法。他说:“好多游客特意来问能不能学做正宗荔浦扣肉,我现在都准备好小卡片了。”这种实实在在的体验,反而比那些华而不实的旅游项目更受欢迎。
我突然想起五年前来荔浦时的情形。那时候游客都是直奔景点,拍完照就走,很少会在农家逗留。现在这种附近荔浦人400元两小时体验的模式,倒是把游客真正留在了这里。
回城时路过砂糖橘种植园,正好碰上一家子刚体验完采摘。小女孩抱着刚摘的橘子跑来跑去,她妈妈笑着说:“这两小时比在商场里瞎逛强多了,孩子不仅玩得开心,还学到了东西。”她晃了晃手里的塑料袋,“关键是这些橘子确实甜,和在城里买的味道不一样。”
看来,这种接地气的休闲方式正好满足了现在人们的需求。既不用太费周折,又能获得真实的体验,价格还特别亲民。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就在荔浦附近的这些村庄里。
傍晚时分,我坐在回县城的班车上,看着窗外掠过的农家乐招牌。突然觉得,这种由老百姓自己创造出来的服务模式,或许比那些精心设计的旅游产物更有生命力。它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像荔浦特产的芋头一样,实实在在,却又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