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100元小胡同,耒阳百元小巷体验
那条百元小胡同
说来你可能不信,在耒阳这种小城里,藏着不少百元就能逛过瘾的老巷子。那天下午闲着没事,我揣了张百元钞票就出门了,倒要看看这钱能换来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拐进民主路旁边的巷口,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探出几枝叁角梅。没走几步就闻到油炸粑粑的香味,摊主是个系围裙的大姐,铁锅里滋滋响着。“叁块钱两个”,她头也不抬地翻着夹子。要是搁商场里,这个价连杯奶茶都买不着。
再往里走,有个老爷爷坐在竹椅上修钟表,玻璃柜里摆满各种零件。我凑近看了会儿,他倒也不赶人,偶尔推推老花镜。巷子窄得很,对面阳台晾的衣服都快碰到这边屋檐了。二楼传来麻将声,夹杂着本地方言的谈笑,听着挺热闹。
路过一家裁缝铺,老板娘正在踩缝纫机。见我驻足,她停脚问了句:“要改裤脚吗?五块钱。”我摇摇头,她却笑起来:“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喽。”这话让我愣了下,忽然觉得手里这张百元钞变得沉甸甸的。
前面有对情侣在拍婚纱照,新娘的裙摆扫过青苔斑驳的墙根。摄影师不停地调整反光板,把午后的阳光折射出温柔的光晕。我突然想,同样的场景要是放在影楼里,怕是得再加两个零才行。
巷子深处藏着家旧书店,老板说有些书还是七八十年代的版本。随手翻到本《耒阳民间故事》,泛黄的书页散发着霉味,定价才十块。隔壁桌两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正凑着头看漫画书,偶尔发出压低的笑声。
走到巷尾算算账,吃了两个油炸粑粑,喝了碗绿豆汤,买了本旧书,居然还剩二十多。这时夕阳正好斜照进来,把整条巷子染成暖黄色。我想起城里新开的商业街,随便喝杯咖啡都要叁四十,忽然觉得这条耒阳百元小巷体验,倒比那些精致店铺来得真实自在。
往回走时又经过修表摊,老爷爷正在收摊。他小心翼翼地把工具收进木盒子,那专注的神情,让人想起从前日子慢的时光。也许这条巷子最值钱的,不是百元能买多少东西,而是这些快要消失的老手艺和人情味吧。
巷口的叁角梅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像我这样来寻找耒阳100元小胡同故事的人,大概明天还会再来。只不过下次,或许该多带几个朋友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