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火车站附近站街,车站周边街景

发布时间:2025-11-04 14:10:25 来源:原创内容

夜幕下的车站与人流

傍晚六点多,我站在满洲里火车站出口,看着人群像潮水般涌出来。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吆喝着拼车的司机、举着住宿牌子的老板娘,把这片不大的广场填得满满当当。空气中飘着烤红薯和柴油混合的味道,路边小贩掀开蒸笼时,一股白蒙蒙的热气呼地窜起来,瞬间模糊了对面旅馆的霓虹灯牌。

沿着车站路往西走,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叁层小楼。一楼全是店铺,便利店、快餐店、五金杂货,招牌新旧不一。家家户户亮着灯,光线落在坑洼的人行道上,明明暗暗的。五金店老板正把晾在外面的拖把往屋里收,铝合金卷帘门哗啦啦地响。隔壁快餐店的油烟机嗡嗡作响,玻璃上凝着一层水珠,隐约能看见里面坐着几个穿工装的人在低头吃面。

再往前是个小十字路口,等红灯时注意到路边有个卖煮玉米的推车。守摊的是个裹着头巾的大娘,正在给一个拖着行李箱的姑娘装玉米。姑娘一边扫码付钱一边打电话:“妈,我下车了,吃完这个就坐公交回去……”路灯刚好照在她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这种车站周边街景特别真实,每个路过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巷子里的烟火气

拐进车站后身的小巷,世界突然安静下来。这里和前面主干道的热闹完全不同,路灯稀疏,能听见自己脚步声的回响。两侧是些老式居民楼,阳台上晾着衣服,有些窗户透着电视机的蓝光。偶尔有电动车慢悠悠骑过,车灯在黑暗中划出一道晃动的光带。

巷子深处有家亮着暖黄色灯光的小超市,门口摆着水果摊。推门进去时,门上的铃铛叮铃响了一声。老板娘正踮着脚往货架顶层补货,回头说了句“随便看啊”。店里东西摆得满满当当,但收拾得挺整齐。结账时闲聊两句,她说在这开了十几年店,“看着火车站翻新,看着这条路修了又修”。

走出超市,看见几个穿着反光背心的铁路工人说笑着往家属院走,安全帽在手里晃荡着。他们说话带着东北口音,讨论着今天哪趟车晚点了、明天哪个班次车底要检修。这种生活化的车站周边街景,比任何旅游宣传册都来得生动。

快到巷口时,闻到一阵熟悉的烤串香味。原来转角处有家烧烤摊刚支起来,老板是个戴白帽子的大叔,正不慌不忙地给肉串撒辣椒面。铁签子在炭火上滋滋作响,油滴落时蹿起一小簇火苗。叁两个下班的人坐在矮凳上,就着啤酒吃串,说话声和笑声在夜色里传得很远。

清晨的忙碌与告别

第二天清早特意又来到车站附近。天刚蒙蒙亮,空气里带着寒意,但早点摊的炉火已经烧得很旺了。蒸包子的大笼屉冒着白烟,炸油条的锅边围着一圈等早餐的人。有个大姐提着四五袋豆浆匆匆往车站里走,看样子是给同事带的。

车站广场上,准备出发的旅行团正在集合,导游挥着小旗子清点人数。送站的车一辆接一辆停靠,拥抱、叮嘱、挥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离别与重逢。清洁工阿姨拿着大扫帚,不紧不慢地清扫着夜间的落叶,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很有节奏。

我站在昨天那个十字路口,看着渐渐苏醒的街道。卖玉米的大娘又推着小车来了,超市老板娘正在卸下门口的挡板,五金店的小伙子把新货一箱箱搬进去。这条车站周边的街景,就像个永不落幕的舞台,每天上演着相似却又不同的戏码。

离开前,我又回头望了眼火车站钟楼。太阳刚好升起,金光照在“满洲里”叁个字上。这片街区或许不够现代光鲜,但那种鲜活的、带着生活温度的气息,却比任何风景都更让人记住这座边境小城的模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