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同城约初中生100元,附近学生相约百元活动
最近在本地一些网络角落,总看到类似“肥城同城约初中生100元”的帖子滚动出现。说实话,第一次瞥见这种消息时心里咯噔一下,现在的人怎么敢这么明目张胆搞事情?
巷子口修车的老张叼着烟斗嘀咕:“前两天还有穿校服的娃娃蹲在便利店门口等人,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百元钞。”这年头,百元活动听着像超市促销,可配上初中生这叁个字就变味了。
藏在数字背后的猫腻
我特意翻了好几个同类帖子,发现套路都差不多。先用“附近学生相约百元活动”这种含糊说法吸引眼球,等有人私聊才露出真面目。有的说是代写作业,有的说是帮忙跑腿,可真要追问具体内容,对方就开始打马虎眼。
楼下辅导班李老师忧心忡忡地说,她班上有个孩子最近总显摆新买的球鞋,问钱从哪儿来的就支支吾吾。后来在作业本里发现张纸条,上面就写着“周末百元速结”这几个字。
这事儿让我想起前天在快餐店听见两个初中生的对话。穿蓝校服的男孩滑动手机界面:“这个来钱快。”旁边戴眼镜的同伴犹豫道:“万一是骗子呢?”他们看见我注意就突然压低了声音。
其实这种百元约的陷阱很明显。说是简单帮忙,可真要去了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更何况现在骗子手段层出不穷,专门盯着零花钱不够的未成年人下手。
我们小区物业最近在公告栏贴了警示,提醒家长注意孩子是否突然多出不明来历的钱物。物业小王说,上周就有家长来调监控,说是女儿晚上借口买练习册出门,结果在小区后门跟陌生人见面。
这种事情真的得多个心眼。那些打着肥城同城约初中生100元幌子的活动,表面看着是各取所需,实际上水很深。孩子们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被小恩小惠迷惑。
隔壁陈阿姨上个月差点急疯,她儿子周末说去同学家写作业,结果到晚上十点都没回。后来在网吧找到人,孩子承认是看到网上找兼职才出来的,对方承诺完成试玩游戏就给百元报酬。
要说这些组织者真是摸透了孩子心理。初中生正处在想要零花钱又不好意思总向家里要的年纪,百元对他们来说能买不少东西。再加上相约之类的字眼,让人放松警惕以为真是同龄人组织的活动。
我侄女前两天也问我,有没有既轻松又来钱快的兼职。仔细一问才知道,她们班级群里最近总流传着各种快速赚钱的门路,都打着附近学生相约百元活动的旗号。
这事不能全怪孩子。现在网络信息太杂乱,很多平台对这类擦边内容监管不力。那些隐晦的暗语,成年人一看就明白有问题,但对世界观还没成型的孩子来说,很可能就当成普通兼职信息。
昨天路过学校门口,听见几个男生在讨论新出的球鞋价格。其中一个满不在乎地说:“搞两次百元约就够了。”这话听得人心里发凉,孩子们根本意识不到可能面临的风险。
说到底,这种藏在阴影里的交易就像滚雪球,开始觉得没什么,等陷进去就难脱身。家长和学校真该多跟孩子聊聊这些,别等出事才后悔。
夜市摆摊的赵姐说,她经常看见有社会青年在学校周边转悠,专门找落单的学生搭话。有次她听见对方说什么“轻松赚钱门路”,立即假装喊那学生过来买东西,把人支开了。
或许该有人去查查这些所谓的肥城同城约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如果真是正经兼职,何必非要限定初中生?又为什么总是神神秘秘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现在孩子接触网络早,但辨别能力还没跟上。那些包装成“百元活动”的陷阱,正悄悄侵蚀着校园环境。这事关每个家庭,真不能睁只眼闭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