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盘州百米内附近的人上门
这两天我手机里老弹出“盘州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的推送,说真的,第一次看见这行字我还以为是外卖服务呢。仔细想想,现在大家住在小区里,连对门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要是真能百米内找到能搭把手的人,那可太方便了。
上周我家水管突然漏水,水哗哗地往外冒,我急得满屋子转。物业电话打不通,专业维修要等两小时。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总看到的那个“盘州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赶紧打开手机找找看。结果真在隔壁楼找到个会修水管的邻居,十分钟就提着工具包来了。他边拧阀门边说:“这老小区管道我熟,我家上月刚修过。”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比什么陌生师傅上门都靠谱。
百米内的温暖
其实盘州这种小城,本来就是个熟人社会。我妈那辈人买东西从来不去超市,都是在街头巷尾的老店里解决。卖豆腐的阿姨记得我家不爱吃葱,修鞋的大爷每次都会多缝几针。但现在年轻人住进楼房,这种街坊情谊反而淡了。
昨天我试了试那个盘州百米内附近的人上门的功能,发现隔壁栋居然有个开烘焙工作室的姑娘。她现烤的蛋挞香味经常飘到我们这栋,可我从来不知道能直接找她买。现在好了,微信上说一声,她烤好了直接放保温盒里挂我家门把手上,比外卖快多了,还冒着热气呢。
这种服务最打动人的地方,可能就是省去了中间环节。不用通过平台,不用看评价,有时候甚至不用付钱——今天我帮你修电脑,明天你教我孩子弹吉他,这种原始的互帮互助,在百米范围内重新活过来了。
当然有人会担心安全问题。这确实要注意,我第一次让邻居上门修水管时,也特意让家人在家。不过盘州就这么大,聊几句往往就能扯上共同认识的人。上周帮我修电脑的小伙子,居然是我初中同学的弟弟,你说巧不巧?
现在我养成了习惯,晚上散步时总会留意哪栋楼亮着什么样的灯,哪家阳台种了我喜欢的月季。知道了这些,再打开手机看“盘州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的列表,感觉那些头像都变成了活生生的人。楼下的退休老师能辅导作业,斜对门的护士能帮忙量血压,这种实实在在的连接,比手机里那些虚无缥缈的社交有意思多了。
或许这就是科技该有的样子——不是把我们带向远方,而是帮我们找回附近。当盘州百米内附近的人上门不再是个新鲜事,而是日常的一部分,这座城市也就有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