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平凉车站旁弄堂200元一回

发布时间:2025-11-03 02:04:33 来源:原创内容

夜幕下的平凉火车站总是格外热闹,出站口挤满了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出租车司机操着当地方言招揽生意。我站在广场东侧的花坛边等人,目光不经意扫过车站南边那条昏暗的小巷。

巷口摆着两个烧烤摊,孜然混着煤烟的味道飘过来。几个穿着工装的中年男人正蹲在马路牙子上吃串,塑料凳矮得让他们整个人蜷成了球。巷子深处有家亮着粉红色灯箱的理发店,旋转灯柱慢悠悠地转着,映得潮湿的水泥路面忽明忽暗。

巷子里的对话

"师傅,这附近有便宜住处吗?"我听见身后有人问话。回头看见个背着编织袋的大叔,裤腿上还沾着泥点。

蹲着吃串的男人们头也没抬,其中一人用竹签指向巷子:"往里走,招牌上写'旅馆'的那家。"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要是嫌贵,再往里走有个铁门,敲门说老陈介绍的,平凉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

大叔道了谢,犹豫着往巷子深处走去。他的身影在粉红色灯光里拉长又缩短,最后消失在那个锈迹斑斑的铁门后。

我忽然想起叁年前第一次来平凉,也是在这样闷热的夏夜。当时刚毕业,揣着八百块钱来找工作,舍不得住正规宾馆,就在类似的地方凑合。那张吱呀作响的铁架床,隔音效果差到能听见隔壁的鼾声。

另一个角落

绕到车站西侧,发现有条更窄的弄堂。巷口杂货店的老板娘正坐在躺椅上摇蒲扇,收音机里放着秦腔。这里比南巷安静许多,晾衣绳横七竖八地牵着,湿衣服滴下的水在青石板上汇成细流。

"找地方住?"老板娘忽然开口,眼睛仍眯着,"往前走蓝色木门那家,平凉车站旁弄堂200元一回。"她像是自言自语,"都是临时歇脚的,将就住呗。"

蓝色木门虚掩着,门板上贴着褪色的福字。能看见里面窄小的天井,晾着几件工装服。二楼窗户透出电视机的蓝光,隐约能闻到煤炉的味道。

这时手机响了,朋友说堵在路上。我索性在杂货店买了瓶汽水,坐在门槛上看巷子里的人来人往。有个年轻人拖着行李箱从蓝色木门出来,衬衫领子皱巴巴的。他在巷口站了会儿,仔细抚平衣领,这才挺直腰板往车站走去。

我想起刚才那个背着编织袋的大叔,现在应该正躺在某个小房间里盘算明天的活计。这些藏在车站背后的小巷弄堂,就像城市的另一张面孔,记录着太多人的奔波与等待。

远处火车鸣笛声响起,又一班列车到站了。巷子里的灯光渐次亮起,那些对于两百块钱一晚的临时住所,承载着的或许是某个打工者省下钱给家里寄回的希望,或许是年轻人踏上社会的第一步,又或许是无数过客辗转旅途中的短暂停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