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少年辅导50元一小时
最近在小区公告栏看到张手写广告,白纸黑字挺显眼:"峨眉山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底下还附了行小字:"专辅导小学功课,不会的题包教包会"。我盯着这张皱巴巴的纸看了半天,心里直犯嘀咕:现在的中学生都这么能耐了?
巷子口卖豆腐脑的陈姐跟我说,贴广告的是老宋家儿子,今年刚上初二。那孩子以前见人总低着头,现在居然敢自己揽活儿。"他家情况你也知道,"陈姐舀着豆花压低声,"妈妈前年中风,家里就靠老宋开摩的。孩子这是想给家里减负呢。"
藏在广告背后的故事
我特意挑周末去了老宋家。不到二十平的出租屋隔成两间,外间摆着折迭饭桌,墙上贴满奖状。小男孩正给隔壁叁年级的孩子讲数学题,本子上画满了线段图。"先把苹果分成份,你再数数总共几份..."他教得挺像样,那小孩原本拧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
老宋搓着手领我进里屋:"孩子非要去打印店印广告,我说手写省钱,他偏要花那叁块钱。"床头柜上摊着初中课本,边角都磨毛了。最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自己整理了小学各年级的考点,用文件夹分门别类收着。
"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找家教,一节课两百。"小男孩休息时跟我说,"我爸跑一天车才挣多少?我就想,要是我也能教课,至少自己的补习费能挣出来。"他说话时一直捏着圆珠笔,笔帽上的小兔子都被摸掉漆了。
后来我在菜市场又遇见他,他正帮卖菜阿姨的孩子检查作文。那孩子写"我的理想",他边看边说:"你可以写想当医生,就像治好我妈的医生那样。"阳光照在他有点褪色的校服上,领口洗得发白。
现在小区里有五个孩子固定找他补习。有个四年级男孩的妈妈告诉我:"比家教机构便宜多了,而且他教的法子孩子听得懂。上次月考数学提了十五分!"她说这话时,刚好看见小老师背着双肩包匆匆走过,手里还攥着个馒头当晚饭。
傍晚路过小公园,常能看见这样的画面:石桌旁围坐着叁四个小孩,他轮流检查作业。有时会从书包里掏出糖果,奖励全对的孩子。有次听到他很认真地对学生说:"你爸爸修水电很辛苦,你要认真学写字,以后帮他记账。"
这种少年辅导50元一小时的现象,在周边社区渐渐多了起来。对面小区有个初叁女孩在教英语,东门那边还有俩高中生合伙开了个"作业辅导班"。家长们口耳相传,都说这些孩子教得用心,价钱也公道。
昨晚遛弯时看见公告栏又贴了新广告,还是那手工整的钢笔字:"寒假作业辅导班招生,少年辅导50元一小时"。底下多了行不同笔迹的补充:"宋老师教得特别好!"看来是学生家长主动写的推荐。老宋靠在摩托车上等客,手机里存着儿子排的课程表,谁家孩子几点上课记得清清楚楚。
路灯下,那孩子正送最后一名学生出门,顺手帮人理了理红领巾。望着他单薄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那张皱巴巴的广告纸上写的不是价格,是一个少年提前长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