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耍女娃,中卫戏耍女童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那天我在中卫古城转悠,老远就听见脆生生的笑声。循着声音拐进巷子,看见个五六岁的小姑娘正蹲在青石板路上抽陀螺。旁边站着个戴白帽子的老汉,手里攥着根红绳,嘴里念叨着:"丫头,看爷爷给你耍个双龙戏珠!"
红绳在老汉手里像活了一样,先是绕成个麻花,突然往空中一抛。小姑娘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只见那绳圈在空中翻了个跟头,落下时正好套在陀螺尖儿上。老汉手腕轻轻一抖,陀螺就顺着红绳滴溜溜往上爬,活像只顽皮的小松鼠。"这叫猴儿爬杆!"老汉冲孙女挤眼睛,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菊花。
老把式的新玩法
我凑近些看,发现这中卫耍女娃的花样真不少。老汉从怀里掏出个羊骨节,用红绳系着在指尖转圈。小姑娘看得入迷,伸出小手也想试试。可那骨节在她手里总不听话,转两圈就缠住了。老汉不急不恼,握着孙女的小手慢慢教:"得用手腕的巧劲,像这样..."
这时隔壁院门吱呀开了,走出个系围裙的妇人。她倚着门框笑道:"这爷孙俩又在耍呢!自打上个月教她玩这个,丫头饭都能多吃半碗。"说着转身从院里端出碗酸奶,非要让我尝尝。我舀着浓稠的酸奶,看老汉教孙女翻花绳。阳光斜斜照在巷子里,把叁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藏在游戏里的门道
后来常去那条巷子,渐渐看出些门道。这中卫戏耍女童的老把式,可不光是哄孩子玩的。有次见老汉用草茎编蛐蛐笼,小姑娘在旁边学。编到第叁遍时,她突然喊:"爷爷我知道啦!这个结要绕两圈才牢靠!"老汉摸摸她的头:"记住喽,做事跟编草一个理,步骤乱了就要散架。"
最让我吃惊的是有天傍晚。小姑娘和邻居孩子玩抓羊拐,为个石子争起来。老汉不劝架,反而蹲下身说:"来,爷爷教你们耍个新花样。"他随手捡起五颗石子往地上一撒,手指灵活地翻飞。孩子们看得忘了争吵,都凑过来学。等两只小手都试着抓石子时,早把刚才的别扭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如今城里孩子都抱着平板电脑,这类中卫耍女娃的乡土游戏见得少了。但那天我看见小姑娘举着刚编好的蚂蚱笼往家跑,笼里装着两只碧绿的蚂蚱。她母亲在门口接过笼子,顺手把女儿揽在怀里。那一刻忽然觉得,这些老辈人传下来的玩意,或许不只是游戏那么简单。
就像那个羊骨节,在老人家手里转着转着,就把祖孙俩的心转得更近了。这些简单的手上把式,牵着的不只是红绳草茎,更像是把过日子的小道理,悄悄系在了孩子心上。最近路过古城,听说那丫头已经开始学编更复杂的吉祥结了。不知道这回,老汉又要借着游戏,给孙女系上什么样的人生门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