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小红书上都是高级外围吗,新乡小红书上高端外围是真的吗
最近刷手机,总是看到一些对于新乡的帖子在首页飘着。特别是那个说法,说什么“新乡小红书上都是高级外围”,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犯嘀咕。真的假的啊?
我自己也算是个小红书的老用户了,平时就爱在上面找找新乡有啥好吃好玩的。说句实在话,我看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挺正常的。有推荐西大街老字号麻辣烫的,有分享宝龙广场逛街攻略的,还有拍平原博物馆好看角度的。这些内容,跟“高级外围”哪里扯得上关系嘛。
那些看起来很“高级”的帖子
不过话说回来,我也不是没刷到过那种看起来特别“高级”的笔记。通常是几张精修照片,背景可能是某家高档酒店的下午茶或者新开的网红餐厅,女生打扮得很精致,文案模模糊糊的,说什么“周末有人一起玩吗”、“求带飞”之类的。这种内容底下,评论区的画风就开始跑偏了,有人直接问“多少钱”,也有人调侃“新乡小红书上高端外围是真的吗”。
看到这些,我就在想,是不是因为这些模糊的帖子,让大家对整个新乡的小红书圈子产生了误会?毕竟,哪个城市没几个搞噱头的账号呢?不能因为几条鱼腥了一锅汤啊。
我有个朋友上个月还在小红书上约到了周末拼桌玩剧本杀的局,都是正经上班族和大学生,玩得可开心了。她说现在年轻人都这么交朋友,总不能说这些也是“外围”吧?
而且退一步讲,就算真有人打着交友的幌子做别的事,平台也不是看不见。我观察过,那种太露骨的评论或者私信,很快就会消失,估计是被系统处理了。虽然不可能百分百干净,但说整个新乡小红书都是那样,也太夸张了点。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的,现在的人习惯用标签去理解一个地方。就像之前有人说郑州全是骗子,东北都是黑社会一样,这种刻板印象真的害人不浅。每个城市都有各种各样的人,用某一个标签去概括所有人,真的不公平。
我记得上周刷到一个在新乡工作的女孩发的笔记,她说自己刚毕业回来老家,通过小红书认识了好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周末一起爬山、拍照,生活充实了很多。这种正能量的事情,怎么就没人在网上讨论呢?
说到底,新乡小红书上都是高级外围吗这个问题,可能更多反映了人们对网络社交的担忧。父母那辈人可能完全无法理解,怎么就能在网上随便约人出去玩?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了。
我想,关键还是得擦亮眼睛。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交朋友都得有个了解的过程。那些一上来就谈钱、暗示特殊服务的,直接屏蔽举报就好。而那些真诚分享生活、寻找同好的内容,才是新乡小红书上真正的主流。
下次再听到有人说新乡小红书上都是高级外围,我真得跟他们好好理论理论。至少在我的使用体验里,这个平台帮助我发现了新乡很多有趣的地方和有趣的人,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鲜活、亲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