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微信附近人约300元一次
晚上刷手机的时候,你是不是也经常划到那种写着“防城港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动态?说真的,我第一次在朋友圈刷到这种内容,手指头顿了一下,脑子里闪过好几个问号。这年头,连附近的人功能都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前两天和几个朋友吃宵夜,聊起这个话题。有个哥们笑着说,他现在开附近的人就像开盲盒,永远猜不到下一个打招呼的是微商、中介还是这种“神秘服务”。坐他旁边的女生接话,说上周不小心点开一个头像,对方直接发来价格表,把她吓得赶紧关掉了定位。大家哄笑起来,但笑完之后都沉默了——这种叁百块一次的套路,到底藏着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事?
藏在手机里的灰色地带
说实话,我后来特意问过在派出所工作的老同学。他皱眉头说,这类利用微信附近人功能进行的交易,十个有九个都是坑。有的是骗你转完钱就拉黑,有的是见面后坐地起价,更可怕的还可能涉及敲诈勒索。他上周刚处理过一起案子,事主就是通过“微信附近人约300元一次”的信息联系对方,结果被以各种理由索要了五千多块。
你说这些人怎么敢这么明目张胆?老同学叹口气说,他们就像打地鼠,封一个号又冒出来叁个。有些甚至用虚拟定位,人在外地却能显示在防城港。这些暗流就在我们每天刷着的手机里涌动,只是大多数人选择划走而已。
想起我表弟去年刚来防城港工作,有阵子总抱怨微信上陌生人太多。后来才知道他闲得无聊常开附近的人,还差点被这种“叁百块一次”的广告忽悠。幸好他胆子小,犹豫着来问我,不然第一个月工资可能就打水漂了。
那些被忽略的生活真相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明明知道有风险,还是有人会去尝试?可能就像楼下便利店王姐说的,现在年轻人太忙了,忙到没时间谈恋爱,却又渴望陪伴。她便利店每晚都有人来买烟,一坐就是半天,手机屏幕亮着微信界面。
不过话说回来,正经谈恋爱难道不比这种交易强吗?我认识个快递小哥,就是通过附近的人功能认识了现在女朋友——当时她误点了附近的人,看到他头像以为是送快递的,直接发来取件码。两人因为这个乌龙聊起来,现在都快结婚了。
其实微信本身只是个工具,看你怎么用。用来联系老朋友、约顿饭挺好,非要试探法律的边缘,那就真的没必要了。毕竟谁都不想为了叁百块的冲动,惹上一堆麻烦对吧?
现在再看到“防城港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这种信息,我的手指已经习惯性快速划过了。与其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上,不如约几个真朋友去海边走走。防城港的银滩多美啊,傍晚吹着海风看夕阳,不比盯着手机屏幕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