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学子高价通话叁小时实录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小军脸上,他第叁次挂断那个陌生号码的来电。这已经是本周第七次了,每次都是不同的号码,但电话那头永远是个自称“王老师”的男人。小军把手机调成静音,随手丢在书包里。
放学路上,小军遇见了隔壁班的李婷。她眼睛红红的,手里攥着手机。“你也接到那个电话了?”小军问。李婷点点头,“说要给我爸打电话,说我偷了班费...”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我转了五百块,他们就再也不联系我了。”
骗局初现
回到家,小军在班级群里发了条消息。没想到,群里立刻炸开了锅。张明说他上周被骗走叁百,对方说他的医保卡出了问题。王丽丽更惨,骗子冒充医院说她妈妈出车祸,急需要钱。短短半个月,班里竟然有八个同学上当。
小军皱着眉头想了想,在群里提议:“我们把这些事告诉班主任吧?”没想到马上有人反对:“太丢脸了,再说钱都要不回来了。”这时,学习委员刘芳私聊小军:“我有个主意...”
第二天课间,刘芳带来了一个旧手机。“这是我爸不用的,”她说,“我们可以用这个和骗子周旋。”小军眼睛一亮,但又有点担心:“要是被发现了怎么办?”刘芳神秘地笑笑:“我们只录音,不转钱。”
与骗子的较量
周五晚上,那个号码又打来了。小军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喂,是李小军同学吗?”电话那头是个温和的男声,“我是教育局的张主任...”
小军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话说:“您、您好...”声音故意装得怯生生的。对方果然上钩了,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什么助学金发放的事。小军一边录音,一边给旁边的刘芳使眼色。这场通话足足持续了叁个小时,从助学金说到奖学金,最后果然提到了五百元的“手续费”。
挂断电话,小军的手还在微微发抖。不是害怕,是气的。“他们太会骗人了!”小军对刘芳说,“要不是我们早有准备,说不定真会上当。”
第二天,他们把录音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听完脸色凝重,立即报告了学校。没想到,警察叔叔告诉他们,最近周边学校已经有二十多起类似案件了。
警察叔叔还教了他们几招:陌生号码不要轻易接,涉及钱的事一定要和家长确认,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单位会让学生先交钱再发补助。
这件事让小军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的骗子花样太多了,专门挑中学生下手。但只要我们多留个心眼,遇到事情先冷静想一想,就不会那么容易上当。这通长达叁小时的电话,虽然是个骗局,却让小军和同学们都长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