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00米内学生约,附近学子相聚邀
走到天津卫的大街小巷,总能听见年轻的声音在风中打转。两个背着书包的男孩蹲在煎饼摊前讨论数学题,几个女生抱着书本从图书馆拐出来商量周末去哪儿温书——这样的画面,每天都会在街头百米内悄然上演。
说起来挺有意思,现在大伙儿习惯把这种偶然的相遇称作"天津100米内学生约"。其实就是住在同个社区的学子们,自然而然形成的默契。
百米之内遇见同窗
我家楼下那家便利店,每天放学时段准会挤满穿校服的学生。上周叁我正排队买酸奶,前面扎马尾的女生突然转身问我:"同学,能借我叁块钱吗?手机没电了。"付完钱聊起来才发现,她就住隔壁单元,我们居然在同个教学楼上了叁年课。
这种百米内的缘分在天津卫真不算稀罕事。老城区的胡同纵横交错,学校的分布又密,经常是拐个弯就能遇见同校的。很多家长接送孩子时站在树荫下聊天,聊着聊着发现孩子们在同一个辅导班,索性就约着下次一起写作业。
上个月末我在海河边的长椅上背单词,听见几个男生商量成立学习小组。穿蓝衬衫的那个说:"咱们都住这片,要不固定每周叁放学后,就在前面肯德基碰头?"另外几个连连点头。这大概就是"附近学子相聚邀"最真实的模样吧。
相聚在街角咖啡馆
天津五大道那些小洋楼里,藏着不少适合学生待着的角落。靠近劝业场的那家咖啡馆,每到周末下午总能看到叁五成群的学生围着木桌讨论课题。店主是个和善的大叔,特意给靠窗的座位装了充电插座。
我常碰见物理系的大二学生小陈,他说这儿几乎成了他们系的第二自习室。"从宿舍走过来不到五分钟,比去图书馆还方便。有时候遇到难题,在微信群里喊一声,十分钟后就有同学拎着电脑过来。"
这种随性的相约特别有天津卫的烟火气。不需要郑重其事的邀请,就是简简单单在群里发个位置:"我在老地方,要来的带一下高数作业。"
百米范围内的相聚,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时省力。不用提前叁天约时间,不用辗转乘车,就像邻居串门般自在。有时候只是凑在一起写半小时作业,却能解决独自琢磨半天都想不通的问题。
城南那所中学的学生们更会找地方。他们发现了居民楼里新开的共享书吧,办了次卡后经常结伴去写作业。书吧老板说这些孩子特别守规矩,还会主动帮忙整理书架。"看着他们讨论题目时的认真劲儿,就像看见当年的自己。"
这种随时能见面的便利,让学习不再是孤军奋战。遇到难题时知道百米内就有能求助的人,心里会特别踏实。就像昨天我室友对着电脑发愁论文格式时,直接抱着笔记本去敲了斜对门学姐的家门,二十分钟后问题就解决了。
天津的夏天总是来得特别急。午后骤雨初歇时,湿润的空气里飘着月季花香。几个穿校服的学生说说笑笑地从眼前走过,书包上还挂着水珠。他们约好去同学家继续完成小组作业,背影渐渐消失在梧桐树掩映的巷口。这样的画面,或许正是这座城市独有的青春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