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喝茶上课群,江畔品茗学习群
最近被朋友拉进一个叫“临江喝茶上课群”的微信群,刚看到名字时我愣了半天。喝茶和上课,这两件事怎么能凑到一块儿呢?朋友神秘兮兮地说:“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挺有意思的。”
群里每天傍晚都很热闹,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有人在发江边的照片,夕阳把江面染成金色;有人在讨论今天要泡什么茶,龙井还是普洱;还有人已经在分享学习笔记了。这种混搭让我这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第一次参加活动的经历
上周叁下班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江边。远远就看见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中间摆着茶具,每个人手里都捧着笔记本。组织者小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递来一杯刚沏好的绿茶。“我们正在讨论《红楼梦》里的茶文化,”她小声说道,“边喝边聊,记得更牢。”
江风轻轻吹过,带着水汽的清凉。我捧着温热的茶杯,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突然明白了这个江畔品茗学习群的妙处。在这里,学习不再是正襟危坐的苦差事,而是像喝茶一样,可以慢慢品味的过程。
坐在我旁边的李姐是位退休教师,她笑着说:“以前在学校上课,学生们都紧张兮兮的。现在对着江景喝茶学习,大家反而更愿意开口交流了。”她翻开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面不仅记着知识点,还画了些小插画,“这样的学习,让人想起小时候在树荫下听故事的感觉。”
那天我们聊到天黑,从《红楼梦》里的茶具聊到古代的饮食文化,后来又延伸到中国传统礼仪。没有人看表,没有人急着离开,仿佛时间在这江边慢了下来。我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竟然记住了很多平时觉得枯燥的内容。
现在这个临江喝茶上课群已经成了我每周必参加的活动。群里的人数慢慢增加到五十多人,有上班族、退休老人,还有几个大学生。我们轮流准备茶叶和学习主题,有时候是文学鉴赏,有时候是生活技能分享,甚至还会请来懂茶艺的群友教大家泡茶技巧。
昨天傍晚,我们又聚在江边。这次讨论的是宋代诗词,恰巧有群友带来了正宗的武夷岩茶。茶香伴着琅琅读书声,远处是江面上的点点渔火。这样的画面,比任何豪华教室都要让人心静。
或许学习的真谛就是这样——不在于场所多么正式,而在于心是否静得下来。在江风的轻抚中,在茶香的环绕里,知识就像江水般自然流淌进心里。这个特别的微信群,让我重新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下次活动我们要讨论中医养生,正好配上菊花茶。如果你也在江边看到一群捧着茶杯、认真讨论的人,不妨过来坐坐。毕竟,这样既能喝茶又能长知识的江畔品茗学习群,可不是随处都能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