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曲阜学生500元叁小时通话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你说现在这些孩子,脑子里到底在想些啥呢?前两天在菜市场碰见邻居李婶,她拉着我就开始倒苦水,说她家小子为了跟同学煲电话粥,愣是从早饭钱里抠出五百块,就为了凑足叁小时通话费。
李婶气得直拍大腿:“我起早贪黑卖豆芽,一天才挣几个钱?他倒好,叁个钟头就把我两天的收入给打没了!”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那孩子我见过,白白净净的,平时见人就躲,没想到会做出这样的事。
电话那头究竟在聊什么
我特意去找那孩子聊了聊。他低着头玩着衣角,声音跟蚊子似的:“就是...就是讨论作业。”这话谁信啊?真要讨论作业,学校课间十分钟不够用?微信群里不能聊?后来才弄明白,他们班最近流行组队打游戏,这几个孩子是在电话里商量战术呢。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帮孩子还攀比谁通话时间长。有个孩子炫耀自己连续打了四个小时,话费都快赶上他爸半个月烟钱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家长们的两难处境
现在很多家长都犯难。给孩子配手机吧,怕他们乱花钱;不配吧,又担心联系不上。我们小区张大哥的做法挺有意思,他给儿子办了张副卡,每月话费上限五十。超了就得自己想办法挣,要么帮家里干活,要么去小区收废品。
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关键还得让孩子明白,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就像那曲阜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事,要是孩子真知道这五百块得卖多少斤豆芽才挣得回来,估计拨号的手都会发抖。
我认识个在移动营业厅工作的姑娘小王,她说现在中小学生办理高额套餐的特别多。“有些家长直到收到账单才傻眼,有个孩子一个月发了上千条彩信,就为了和同学玩你拍一我拍一。”
其实想想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些烦恼?顶多就是偷偷用家里座机给同学打电话,被爸妈发现后挨顿骂。现在倒好,智能手机在手,各种花钱的门道防不胜防。
说到这个曲阜学生500元叁小时通话的事儿,我倒觉得不能全怪孩子。现在很多游戏、直播软件都在诱导消费,孩子哪分得清轻重?就像上次我侄子,看直播时差点给主播刷礼物,幸好被他爸及时发现了。
或许该学学老辈人的做法。我爷爷常说,他小时候想要零花钱,得先去地里拔半天草。现在是不是也该让孩子体验体验,想要玩叁个小时电话,得先帮家里做多少家务?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得让孩子懂得珍惜。不是说不让孩子打电话,而是要知道适可而止。就像吃饭一样,再好吃的菜,吃撑了也难受不是?
昨天又在小区看见李婶,她说现在每周给孩子二十块话费,超出的部分得写申请报告说明用途。虽然管得是严了点,但至少那孩子现在学会精打细算了,上周还省下五块钱给她买了支冰棍。
看来啊,管教孩子还得刚柔并济。既要立规矩,也得给点甜头。要是光知道吼骂,说不定下次就不是五百块话费,指不定闹出什么更大的幺蛾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