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200块钱随叫随到的学生,嘉峪关学生服务随传随到200元
最近有个事儿在我们这儿传得挺热闹,估计你也听说了——就是那个“嘉峪关200块钱随叫随到的学生”服务。第一次看到这个广告的时候,我正蹲在烧烤摊前等羊肉串,手机屏幕上突然弹出这条消息,差点把辣椒面撒一身。
你说这事儿新鲜不?嘉峪关这座古城,平时大家聊得最多的是城墙砖块和西域故事,突然冒出这么个现代感十足的服务,确实让人心里犯嘀咕。我邻居住校的大学生小王上周就试了回水,他电脑系统崩了急着交作业,就在群里发了条求助。结果不到二十分钟,真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背着工具包敲门,叁下五除二重装了系统,临走还教了他几个防崩溃的小技巧。
这服务到底怎么运作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本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接活儿。你看现在找工作多难,这些孩子脑子活络,把零碎时间整合成资源。有个经常接单的姑娘跟我说,她周叁下午没课,正好能帮附近上班族接送幼儿园的孩子。她说得实在:“反正闲着也是刷手机,既能赚零花钱又能积累社会经验,比在宿舍躺平强。”
不过话说回来,刚开始听说“嘉峪关学生服务随传随到200元”这个价码,很多人都觉得是不是太贵了。后来仔细打听才发现,人家不是按小时计费,而是按次收费。比如帮你整理叁天没收拾的出租屋,或者临时顶班看店两小时,甚至过年代写春联——只要在能力范围内,这些学生还真能给你折腾出花样来。
上个月社区办重阳节活动,本来请的摄影师临时放鸽子,组织者急得在居委会转圈。最后试着在校园墙发了需求,没想到来了个摄影社团的男生,带着设备忙活整个下午。拍出来的照片老人们都夸好,说把他们的皱纹都拍出故事感了。结账时小伙子还挺不好意思:“其实该给打个折,阿婆还给我塞了俩自己蒸的桂花糕呢。”
现在这种模式慢慢形成了个小圈子。需要帮忙的在群里发需求,学生们根据课程表自由接单,双方谈妥后线下见面。为了防止纠纷,他们还搞了个简单的信用评价体系,完成好的订单能积累星星,星级高的学生容易接到优质单子。倒是比某些平台更有人情味,上次见到个男生给老人修完电脑,顺手把厨房坏了的灯泡也换了,也没见多收钱。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我家楼下开小卖部的张姨就说,现在年轻人怎么尽想这些野路子。可她女儿去年大学毕业在家待业半年,最近居然开始帮街坊设计朋友圈海报,前天还用赚的钱给张姨买了条真丝围巾。现在张姨见人就说:“还是年轻人脑子活,我们那套观念过时喽。”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常看见那些背着双肩包匆匆赶路的学生。他们或许正在去家教的路上,或者刚帮人调试完路由器。在嘉峪关这座见证过无数商旅往来的古城里,这种带着体温的服务交换,倒像是给古老的城墙添了抹新釉。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些影子跃动着,像是这座城市新生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