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车站后街旧胡同

发布时间:2025-11-04 01:45:04 来源:原创内容

提起邳州火车站,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座方方正正的候车楼和熙熙攘攘的广场。但就在这人来人往的热闹背后,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小巷——车站后街旧胡同。它像一位习惯了安静的老人家,背对着车站的喧嚣,独自守着一份旧时光。

穿过火车站西侧那道不起眼的拱门,仿佛跨过了一道时间门槛。前一秒还是汽车鸣笛和广播通知的混合交响,下一秒,世界突然就慢了下来。脚下的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缝隙里钻出几丛倔强的青苔,湿漉漉的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老房子味道,像是木头、旧书和煤球炉混合的气息。

巷子里的市井烟火

这条邳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不长,走走停停也就十来分钟能到头。两旁是些高低错落的老房子,斑驳的墙壁上还能依稀看到几十年前的标语痕迹。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几位老人坐在自家门前的竹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手里的蒲扇慢悠悠地摇着。

“这条巷子啊,比火车站年纪还大哩。”一位正在门口择菜的大婶见我好奇,便打开了话匣子,“当年建火车站时,我们这儿可是最热闹的地方。”她指了指巷口那棵老槐树,“那时候,树下总是聚满了等活儿的板车师傅。”她说话时,手上的活儿一点没停,豆角被掐断时发出清脆的“啪”声。

再往里走,能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是一家开了叁十多年的铁匠铺,老师傅正在打制农具,炉火烧得通红,每一下锤打都迸溅出金色的火星。隔壁理发店的旋转灯箱已经褪色,但老师傅的手艺还是那么利落,推子嗡嗡作响,不一会儿就能理出个精神抖擞的平头。

巷子深处有家烧饼店,老远就能闻到面香和芝麻香。老板娘手法娴熟,揉面、擀皮、撒芝麻、贴炉,一气呵成。刚出炉的烧饼烫手,咬一口,外酥里嫩,那是现代化面包房里尝不到的老味道。“用的还是老面发酵,煤炭炉子,”她笑着说,“年轻人嫌麻烦,可老街坊就认这个味儿。”

傍晚时分,车站后街旧胡同开始热闹起来。下班的人推着自行车慢悠悠地穿过,车铃叮铃铃地响。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飘出炒菜的香味,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有户人家在门口支了小桌,一家人围坐着吃晚饭,说说笑笑的,那画面比任何餐厅广告都来得真实动人。

站在这条被时代落在后头的小巷里,忽然有些恍惚。火车站的扩建工程已经启动,听说这片老房子也在规划范围内。也许再过几年,这条车站后街旧胡同就只能存在于老照片和某些人的记忆里了。

离开时回头望去,夕阳正好给整条巷子镀上了一层金色。青瓦屋顶上炊烟袅袅,与不远处火车站腾起的蒸汽交织在一起,像是两个时代在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这条藏在城市角落里的邳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它不仅仅是一条通道,更是一本活着的相册,记录着一座小城最朴素、最真实的日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