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品茶海选自带工作室,张家界茶会海选定制工作坊
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提起张家界品茶海选自带工作室,说是个挺特别的地方。我琢磨着,这跟平常的茶馆好像不太一样?正好周末有空,就去亲身体验了一下。
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还没进门就闻到一阵茶香。工作室藏在几棵老槐树后面,白墙灰瓦,木门上挂着块小牌子,写着“茶会海选定制工作坊”。推门进去,有个系着蓝布围裙的小姑娘笑着迎上来:“来参加茶会的?先这边请。”
茶香里的别样天地
院子里摆着七八张原木茶桌,每张桌上都放着不同的茶具。有意思的是,来这里的人都是自己带着茶叶来的。旁边一位大姐看我在张望,主动搭话:“我第一次来也纳闷,后来才明白,这叫'自带',就是大家互换好茶品尝。”
穿蓝围裙的小姑娘叫小王,她一边烫洗茶具一边解释:“我们这儿不卖茶,只提供场地和专业指导。很多人家里存着好茶,但一个人喝总觉得缺了点意思。”她说话时手法特别熟练,热水冲进盖碗,茶香立刻飘了出来。
坐在我斜对面的老陈是这里的常客,他今天带了一包老白茶。“在张家界茶会海选定制工作坊,能喝到天南地北的好茶。”他掀开杯盖闻了闻香,“上周还喝到了云南深山的古树普洱,那味道,在别处可真尝不到。”
茶盏中的匠心传承
茶过叁巡,工作室的李师傅过来打招呼。他是个老茶人,在张家界做了二十多年茶。听说我们想了解什么是“海选”,他笑呵呵地坐下:“简单说,就是每个月我们会定个主题,比如这个月是武夷岩茶,大家就都带岩茶来,互相品评。”
他拿起茶则舀茶叶,动作不紧不慢。“现在年轻人总说忙,其实喝茶最养性子。在我们这个张家界品茶海选自带工作室,既能交到朋友,又能学到茶知识。”说着,他指向靠墙的博古架,“那些茶具都是客人寄存在这的,有的已经跟了他们十几年。”
正聊着,隔壁桌传来阵阵笑声。原来他们在玩“盲品”,就是蒙着眼睛猜茶叶品种。猜错的人要讲个和茶有关的故事。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确实和传统茶馆不太一样。
窗外夕阳西斜,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今天喝到的第五种茶——台湾高山乌龙。茶汤金黄透亮,带着淡淡的奶香。小王说这是对面那位年轻姑娘从台湾带回来的,珍藏了两年,特意今天拿来分享。
临走时,李师傅送我到门口:“下次来可以试试我们的定制服务,根据你的口味推荐合适的茶友圈。”他指着院里那棵开着白花的茶树,“喝茶这件事,重要的是找到对的感觉。”
回程路上,嘴里还留着那泡凤凰单枞的余香。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大老远跑来这个工作室。在这里,茶不只是饮品,更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每种自带茶叶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等待在茶香中被慢慢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