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学院后街茶座小憩

发布时间:2025-11-04 09:35:22 来源:原创内容

那条梧桐掩映的老街

崇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这件事,还是毕业多年的学姐告诉我的。她说你沿着学院红砖墙往右拐,走过第叁个梧桐树墩,就能看见十来级青石台阶——那是时间磨出的温润光泽,踩上去会觉得,嗯,就是这儿了。

木门推开时铃铛轻响,老板娘正踮脚给绿萝浇水。她转身笑笑:“生客?坐窗边吧,能看见梧桐叶子飘下来。”点单不用扫码,墙上挂着毛笔写的水牌,字体浑圆可爱。我要了本地毛峰,她端来时还附了碟南瓜子,“嗑着玩,不算钱”。

窗外学生叁叁两经过,帆布包蹭过墙角的牵牛花丛。隔壁桌穿针织衫的阿姨在翻相册,忽然对同伴说:“你看这是九八年,我们也是从后街茶座开始喝的呢。”银匙碰着瓷杯叮的一声,叁十年的时光就在茶烟里打了个旋儿。

其实学院后街茶座最妙的不是茶。老板娘养了只叁花猫,此刻正瘫在蒲团上,肚皮随着呼噜声起伏。有个戴眼镜的姑娘拿着速写本画它,笔尖沙沙响着,猫咪的尾巴尖便跟着节奏轻轻摇摆。

穿校服的中学生跑来借插座,边给手机充电边嘟囔:“阿姨我老规矩!”原来他每天放学都来写作业,写完才肯回家。老板娘给他切了枣糕,又悄悄把我那份茶钱打了八折,“学生带来的朋友,都算自己人”。

茶凉到第叁泡时,夕阳正斜斜地穿过格窗。光影把吊兰的影子投在旧书架上,那里堆着《电影艺术》和《诗经译注》,还有本牛皮纸包的笔记——某个客人留下的涂鸦本,扉页写着“留给下一个发呆的人”。

现在年轻人爱去网红店打卡,可崇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熟客们还是老样子。穿汉服的女生在临摹工笔画,退休教师戴着老花镜修手表,他们的茶杯冒着热气,像某种不言不语的陪伴。

准备离开时,猫咪忽然伸懒腰碰翻了瓜子碟。老板娘摆摆手说“碎碎平安”,往碟里新抓了把花生。推门那一刻铃铛又响,青石台阶上已落了五六片梧桐叶,踏上去软软的,像踩在时间的记忆上。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