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100元小胡同,乐昌百元小巷弄
乐昌100元小胡同,这名字听着就挺有意思的,对吧?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脑子里立马冒出好几个问号。现在随便吃顿饭都不止这个价了,这条小胡同里到底藏着什么名堂?
上周末闲着没事,我特意跑去转了转。巷子比想象中好找,就在老城区那棵大榕树旁边。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两旁的墙面斑斑驳驳,爬着些叫不上名字的藤蔓。才走进巷口,就闻到炸油条的香味混着豆浆的热气,有个老大爷正不紧不慢地翻着油锅里的糍粑。
百元能买到的快乐
我凑近看了看价目表,糍粑叁块钱一个,豆浆两块。旁边卖竹编工艺品的小摊上,巴掌大的小篮子才卖十五块。再往巷子深处走,补鞋的老师傅说擦鞋五块,修鞋跟二十。我忽然有点明白了,这条乐昌百元小巷弄,卖的不仅是东西,更是一种过日子的小确幸。
在裁缝铺门口,我遇到个正在改裤脚的大姐。她笑着说这条裤子在商场买要叁百多,这里改个腰围才收十块钱。"现在哪儿还能找到这个价啊?"她拎着改好的裤子左右比划,"关键是老师傅手艺好,针脚密实着呢。"
巷子中段有家旧书店,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我问他最便宜的书多少钱,他指指门口的木箱子:"那里头都是五块一本,随便挑。"我翻了翻,居然找到本八十年代的小说,书页都泛黄了,但保存得挺好。
快走到巷尾时,我看见个卖糖画的摊子。有个妈妈带着小朋友在等,转一次转盘十块钱。小朋友转到只蝴蝶,高兴得直跳。那个妈妈跟我说,他们每个月都要来一次,就为这口童年的味道。
我在巷口的茶摊坐下来,点了杯菊花茶,才八块钱。老板娘边倒水边说,这条乐昌100元小胡同存在叁十多年了,摊主基本都是街坊邻居。"我们不太跟着外面的行情涨价,"她指了指斜对面的锁匠铺,"老陈配钥匙还是收五块钱,他说街里街坊的,不好意思多要。"
夕阳西下的时候,巷子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下班的白领来买十块钱一束的鲜花,放学的学生围在八块钱的鸡蛋仔摊前。这些看似平常的买卖,让整条巷子充满了烟火气。
要离开时,我又回头看了眼巷口那块褪色的牌子。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还能找到这样实在的地方,确实让人心里暖暖的。也许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生意,守护着城市最本真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