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夜倩找附近的女人,南安夜色中寻访佳人
南安的夜色总是来得特别早,华灯初上时,整条街巷都浸在暖黄色的光晕里。我站在宾馆窗前,手机屏幕还亮着刚才搜索的记录——南安一夜倩找附近的女人。这个念头来得突然,连自己都觉得有些荒唐。
街对面有家老式理发店,霓虹招牌忽明忽暗。穿着碎花裙的老板娘正在收晾衣杆,动作不紧不慢。更远处的大排档已经摆开塑料桌椅,炒菜的锅气混着笑语声飘过来。这就是南安最寻常的夜晚,可我偏偏想在这寻常里找点不寻常。
街角的偶遇
转过两个路口,我在一家糖水铺前停住脚步。玻璃柜里摆着双皮奶和绿豆沙,有个系围裙的姑娘正低头擦桌子。她抬头时,路灯恰好照在侧脸上,耳垂的银坠子晃着细碎的光。“要打烊啦。”她笑着说,声音像糖水一样温润。我忽然觉得,这样偶然的相遇,比刻意寻找更值得珍惜。
顺着骑楼往前走,榕树的气根轻轻扫过肩头。几个老人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摇蒲扇,收音机里咿呀唱着南音。穿校服的女生骑着单车掠过,车铃叮当作响。这些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候住过的老街,也是这样的夏日夜晚,邻居们都会搬出竹椅在巷口乘凉。
夜市的烟火
越往巷子深处走,烟火气就越发浓重。烧烤摊的老板光着膀子翻动肉串,油滴在炭火上滋滋作响。卖凉茶的阿婆守着小推车,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清热祛湿,五蚊一碗。”我突然明白,或许我想找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这种鲜活的、带着温度的生活气息。
在旧书店的转角,我看见个穿旗袍的年轻女子正在锁门。她踮起脚够锁头的模样,让我想起张爱玲小说里的场景。等她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在青石板上的声音渐远,空气里还留着淡淡的桂花头油香。这样的邂逅,倒比直白的寻找更有韵味。
路过便利店时,我买了瓶冰镇豆奶。收银的姑娘指甲上涂着淡紫色的彩绘,找零时硬币在她掌心闪着微光。我们短暂地对视了一眼,彼此眼里都映着便利店的白光。这种转瞬即逝的相遇,或许才是夜晚最真实的馈赠。
江边的风带着水汽吹过来,游船正缓缓驶过桥洞。我靠在石栏上,看对岸高楼的灯光倒映在黑色水面上。手机又震动起来,是朋友发来问要不要吃宵夜。我回了个“马上到”,把豆奶瓶投进垃圾桶。金属碰撞的声响,像给这个夜晚画上的句号。
往回走的路上,夜市已经散了大半。清洁工正在清扫地上的竹签,卖花的小贩把剩下的茉莉串成手环。我忽然觉得,今晚遇见的每个女人——糖水铺的姑娘、锁店的旗袍女子、便利店的收银员——她们都是这座城市夜晚的注解。而所谓的寻找,不过是给自己一个走进夜色的理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