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火车站小巷子,临沧火车站附近小街
那条小小的巷子
每次从临沧火车站出来,都有种熟悉的喧闹感。出租车司机们热情的招呼,拉着行李箱匆匆而过的旅客,还有马路上不停歇的车流声。这景象,大概每个车站都差不多吧。我通常都是径直走过,直奔目的地。但那天,也不知道怎么了,也许是时间充裕,也许是心血来潮,我忽然就想绕到旁边看看。
这一绕,就绕进了那条紧挨着火车站的小巷子。说它是巷子,其实更像是一条被两排老房子夹出来的缝隙,不宽,汽车开进去都得小心翼翼。耳边车站的嘈杂声好像一下子被什么东西吸走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嗯,更生活化的声音。
走进这条临沧火车站小巷子,感觉像是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脚下是有些年头的石板路,不算太平整,走起来能感觉到石块之间轻微的起伏。空气里飘着一股复杂的味道,刚出炉的烤饼香气混着旁边水果摊上菠萝的甜腻,偶尔还夹杂着一丝厨房里爆炒辣椒的呛人味儿,挺奇妙的。
巷子两边是些小小的店铺,门脸都不大,有的甚至显得有些旧。杂货店的老板坐在小马扎上,慢悠悠地摇着蒲扇,看着门外人来人往。理发店的旋转灯柱颜色有些淡了,但还在那儿执着地转着。有个大姐在自家门口支了个小煤炉,正煎着什么东西,滋啦滋啦地响,香味一阵阵地往外冒。
我注意到,这些店铺的招牌都挺有意思。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设计,就是简单的红底或者蓝底,用白色或黄色的油漆写上字。“老马家清真食馆”、“便民小超市”、“焕然一新理发”,名字都直白得很,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的。这种直白,反而让人觉得踏实。
再往里走,生活气息就更浓了。几根晾衣绳横跨在巷子两边,挂着的衣服还在滴滴答答地往下滴水。几个老人围坐在一个小方桌旁,桌上摆着茶水和自己带来的瓜子,聊着家长里短。他们的方言我听得不太真切,但那种悠闲的、与世无争的劲儿,是能真切感受到的。
我忽然觉得,这条临沧火车站附近小街,就像是个小小的避风港。它离现代化的车站那么近,近到能听到火车的汽笛声,但它固执地保留着自己的一套生活节奏。外面是奔流不息的时代,这里却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人们不慌不忙地做着自己的小生意,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我看到一个男人,大概是附近商铺的店主,正蹲在门口逗一只橘猫。那猫也不怕生,慵懒地躺在地上,任由他挠着下巴。男人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就是一种很平淡的满足。这种画面,在车站大厅里是绝对看不到的。
巷子不长,慢慢走,十来分钟也快到头了。尽头的光亮处,又能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和现代建筑的身影。我停下脚步,回头又望了一眼。巷子里的人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日常,对于我这个短暂的闯入者,他们或许早已习惯,或许根本未曾留意。
走出巷口,重新汇入人流,车站的广播声清晰地传入耳中。刚才在那条临沧火车站小巷子里的短暂停留,像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它让我看到,在宏大的交通枢纽旁边,还藏着这样细腻而温润的生活脉搏。它不张扬,甚至有些不起眼,却真实地存在着,滋养着在这里生活的人们。
下次再从临沧火车站下车,我想我可能还会不由自主地,再走进那条小巷子里去看看。不为别的,就为了感受一下那份难得的、慢下来的踏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