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火车站200一次快餐,沁阳站附近200元快餐
那天路过沁阳火车站,出站口旁边电线杆上贴着一张皱巴巴的小广告,上面就印着“沁阳火车站200一次快餐”这行字。说实话,这种广告在车站附近还真不少见,白的黄的贴得到处都是,风一吹哗哗响。
我盯着那张纸看了会儿,心里琢磨着,这“快餐”俩字用得挺有意思。你说它是指那种二十分钟吃完就走的路边摊呢,还是另有所指?转头往前走,果然在公交站牌上又看见了类似的——这回写的是“沁阳站附近200元快餐”,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车站周边的生意经
要说这沁阳火车站周边啊,那可是个热闹地方。卖茶叶的、开旅店的、跑黑车的,都在这儿扎堆。偶尔还能看见几个大叔蹲在马路牙子上抽烟,脚边立着块硬纸板,上面用马克笔写着“住宿50,钟点30”。
我找了个卖煎饼的大姐闲聊,她在这摆摊七八年了。“那些200块的快餐啊,”她边翻面糊边说,“都是些小旅馆搞的。你想啊,赶火车的人时间紧,可不就得吃快餐嘛。”她冲我眨眨眼,嘴角带着意味深长的笑。这话里有话,我算是听明白了。
正说着,旁边小旅馆出来个穿西装的男人,手里攥着一迭卡片,见人就发。我也要了一张,上面印的果然是“沁阳站附近200元快餐”,还配了张模糊的图片,看起来像是个盒饭,又不太像。
巷子里的真实情况
拐进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情况就更明显了。叁四家小旅馆挨在一起,每家门口都坐着个玩手机的女人。看见有人经过,她们会抬起头瞟一眼,但不会主动招呼。有个大姐正跟旅馆老板讨价还价:“180行不行?我就歇个脚。”
老板叼着烟,头都不抬:“200,少一分都不行。我们这可是正经快餐,有肉有菜。”那大姐撇撇嘴,最后还是掏了钱。
我在巷子口站了十来分钟,前后看见叁四个人进了那些小旅馆。有背着双肩包的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也有拖着行李箱的中年人。他们在门口停留的时间都很短,通常问个价就直接进去了,熟练得很。
回到火车站广场,夕阳正好斜照在候车厅的玻璃上。我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觉得这“沁阳火车站200一次快餐”就像是个暗号,懂的人自然懂。那些匆匆赶路的人里,说不定就有直奔这个去的。
广场西侧有家正规快餐店,招牌上写着“两荤一素25元”。我走进去要了份盒饭,顺便问服务员知不知道旁边那些200块的快餐。小姑娘噗嗤笑了:“您说的那是‘特殊服务’吧?我们这可没有。”
正吃着,邻座两个跑货运的司机在聊天。一个说:“老来沁阳站,就没见过真卖200块盒饭的。”另一个接话:“你要找那种‘快餐’,得去后街。不过最近查得严,好多都改做按摩了。”
天色渐暗,车站亮起了灯。那些贴在墙上的小广告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像这个城市的某种注脚。或许明天,这些写着“沁阳站附近200元快餐”的纸片就会被清理掉,但用不了多久,新的又会出现。
离开的时候,我又看了眼那根电线杆。夜风吹过,那张广告纸一角已经翘起,随时可能被风带走。但我知道,这样的生意,在这样的地方,总会有人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