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学生品茶上课,学子课堂茶香漫谈
清晨的阳光刚洒在玉龙雪山顶,丽江古城里飘起了淡淡的茶香。你绝对想不到,这会儿正是学生们上课的时间。走进当地一所中学的教室,会发现每个学生课桌上都摆着精巧的茶具——这可不是什么兴趣班,而是他们每周雷打不动的正课。
还记得第一次听说这门课的时候,我纳闷了半天。学生不是该学语数外吗?怎么还正儿八经地泡起茶来了?后来才明白,这门课教的远不止泡茶技巧。
茶香里的学问
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只有水流注入盖碗的细微声响。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温杯、投茶、注水,动作里透着这个年纪少有的专注。教茶的木老师说,有个调皮男生以前上课总坐不住,现在却能安静地完成整套茶艺流程——这变化让爸妈都吃了一惊。
其实想想也是,泡茶这事儿真急不得。水温差一点,时间过一分,茶汤的滋味就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反复练习中,慢慢懂了什么叫“把握分寸”。这种体会,可比老师在黑板上讲大道理要真切得多。
说到丽江学生品茶上课,最有意思的是他们边泡茶边学文化。纳西族特有的东巴文,就被巧妙地融入了茶道课。比如学“和”字时,老师会让学生们分享同一泡茶,在茶香中体会这个字的深意。
更难得的收获
你发现没有?现在的孩子聚会都各自刷手机,面对面说话的机会反而少了。但在这堂特别的课上,孩子们会围坐在一起品茶聊天。刚开始大家还拘谨,几轮茶过后,话匣子就打开了。有时聊学习烦恼,有时聊家里的事,连平时不太说话的同学也会加入进来。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在手机横行的时代显得特别珍贵。有个女生告诉我,她就是在茶桌上学会了倾听——等别人把话说完,不急着打断。这种修养,将来走到哪儿都用得上吧?
家长们最初也有顾虑:这课会不会耽误学习?可半年下来,孩子们做事更专注了,待人接物也更稳重了。更意外的是,泡茶时养成的耐心,居然让不少孩子的数学解题正确率提高了。
窗外是八百年的古城,屋里是氤氲的茶香。当别处的孩子埋头题海时,这些丽江的学子正通过一杯茶,学着与自己相处,与他人交流。这堂课没有标准答案,但它给的或许正是这个快节奏时代最需要的东西——让心慢下来的能力。茶会凉,但他们从这里获得的从容与修养,应该会伴随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