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
最近在家长群里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有个安达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在做家教,教的是叁年级数学。刚开始我也觉得奇怪,这不是该上初中的年纪吗?怎么还当起小老师来了?
后来通过邻居打听才知道,这孩子叫小磊,去年以全市前五十的成绩考进了重点中学。他家境不太好,看到隔壁单元王阿姨正为孩子的数学发愁,就主动提出帮忙补习。王阿姨本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
说来也怪,那个叁年级的小男孩之前请过两个大学生家教,效果都不理想。可自从跟着小磊学习,就像开了窍似的。期中考试数学直接从七十多分蹦到了九十五分。这事在小区里传开后,好几个家长都来找小磊补课。
我和小磊妈妈聊过这事,她说孩子最初就是想赚点零花钱,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小磊自己倒是挺淡定:“我就是把解题思路用小朋友能懂的话说出来,他们学校的题我都提前做一遍。”
这话听着简单,但仔细想想确实在理。现在很多家教讲题总爱用专业术语,孩子们听得云里雾里的。小磊刚离开小学没几年,更懂得小学生的思考方式。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小磊会给每个学生准备个小本子,把容易错的题目用图画的方式记下来。比如除法竖式,他画成小火车的样子,被除数坐在车头,除数当车厢,商坐在车尾。这种教法,大学生还真想不出来。
现在小磊固定带叁个学生,每周各两小时。这样算下来,月收入能有一千二左右。这笔钱他分成叁份,一份存起来,一份买书,剩下的补贴家用。说到这个,他妈妈语气里带着心疼,也带着骄傲。
这种少年家教的现象其实挺值得琢磨。他们和受教的孩子年龄相近,代沟小,更容易建立起朋友般的学习关系。而且收费相对便宜,对普通家庭来说负担较轻。像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这样的价格,比市场价低了不少,但教学质量却不打折扣。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么小的孩子能教好吗?从我观察的情况看,小磊每次上课前都要花两小时备课,把自己当年的笔记翻出来重新整理。他说最怕把学生教错了,所以特别认真。
最近发生件有趣的事,有个家长特意从城南打车过来,就为了让孩子跟着小磊学习。这个安达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故事,渐渐传到了其他小区。不过小磊说他暂时不打算再接新学生了:“现在这叁个已经够我忙的了,不能耽误他们的功课。”
这件事让我想到,有时候教育资源未必都要追求高大上。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话放在教育上特别贴切。小磊这样的少年家教,就像学习路上的小师兄,用自己的刚刚走过的经验,牵着师弟师妹们往前走。
傍晚时分,经常能看到小磊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小区里,车筐里放着教案和习题册。这个画面,或许正悄悄改变着我们对教育的一些固有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