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洪江私人会所外送工作室
这几天路过城东,发现巷子口悄悄开了家洪江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说真的,第一次看见这招牌时我愣了半天——会所搞外卖?这搭配听着跟红酒配油条似的,新鲜中带着点违和。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加了他们微信。没想到菜单弹出来的瞬间,眼睛都亮了。翡翠虾饺、黑椒牛柳粒、甚至还藏着几道需要提前叁天预定的功夫菜。这架势,倒真不像是普通外卖。
从怀疑到真香
头回下单时我心里直打鼓:这玩意送来不得凉透了?汤汤水水的在路上洒了怎么办?结果配送员提着定制的保温箱上门,打开那刻我都惊了——碗盖揭开时蒸蛋还在微微颤动,温度刚好入口。配送小哥笑着说:“我们洪江私人会所外送工作室专门计算过路程时间,每个菜都有独立的固定位。”
后来熟了我才敢问老板,怎么会想到把会所菜品往外送。老板正在检查刚出锅的松茸汤,头也不抬:“现在大家都不爱应酬了,但好味道总得找个出路不是?”他轻轻撇去汤面多余的油花,“我们就想着,让那些忙着带孩子没空出门的,加班到半夜想吃口热乎的,都能尝到现做的精致菜。”
这话让我想起上周邻桌那个穿着睡衣来取餐的姑娘,她捧着还烫手的炖盅,笑得特别满足。或许美食真的不该被场合限制。
藏在细节里的讲究
有次碰巧看到他们在装盒,那讲究程度让我大开眼界。炒青菜必须竖着摆,防止水汽把叶子闷黄;糖醋汁和炸物分开放,吃前再淋才能保持酥脆;连餐盒盖上都留着小小的透气孔。这些细节,普通外卖哪会考虑这么周全。
最近发现他们开始接公司订单了。隔壁公司的行政小妹告诉我,现在开会点的下午茶都换成这家。比起千篇一律的蛋糕奶茶,偶尔来份精致的蟹粉小笼,会议室里的气氛都活跃不少。
当然价格确实比普通外卖贵些。但算上省下的停车费、时间,还有能在自家沙发上跷着脚享受的惬意,这笔账怎么算都值当。特别是想给家人改善伙食时,打开洪江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的菜单,总能有新发现。
前两天又路过那巷子,发现他们悄悄把“外送”改成了“到家”。这个改动挺妙,听着就让人觉得,那些需要正襟危坐的美味,如今也能伴着电视声,变成寻常日子里的温暖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