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北票初中生一小时50元
这事儿说来挺让人纳闷的。前阵子在北票街头,我看见电线杆上贴着一张手写广告,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初中生辅导,一小时50元"。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现在孩子都这么能干了吗?
我特意绕着那张广告转了两圈。广告纸皱巴巴的,字迹倒是工整,用黑色马克笔写着:"北票14岁学生,可辅导小学作业,经验丰富,价格实惠"。最底下整齐地裁成小纸条,留着电话号码。说实在的,我第一反应是,这孩子家里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偶然相遇的辅导现场
巧的是,周末我去朋友家做客,正好撞见隔壁单元有个初中生在给小朋友辅导功课。那孩子穿着校服,坐在小马扎上,正认真地给一个叁年级小姑娘讲数学题。"你看啊,这道应用题要先把单位统一..."声音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孩子的妈妈在旁边剥豆子,偶尔抬头看看,眼神里透着骄傲。
我朋友悄悄告诉我,这就是那个"北票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主角。小姑娘的妈妈挺满意:"比补习班强多了,补习班一次课就要两百,这孩子讲得还仔细。"
说实话,站在那儿看着这一幕,我心里五味杂陈。这孩子讲题时的认真劲儿确实让人感动,可转念一想,这个年纪的孩子,周末不该是在球场奔跑,或者和同学相约去图书馆吗?
街坊邻居的看法
后来我特意在附近转了转,发现这样的事还真不少。小区凉亭里,经常能看到中学生模样的孩子在给更小的学生补课。价格都差不多,北票初中生一小时50元算是行情价。有个开小卖部的大爷说:"现在家长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请大学生家教贵,请这些成绩好的中学生正合适。"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在菜市场遇到个当老师的大姐,她一边挑西红柿一边摇头:"这些孩子自己还是学生呢,正是需要全面发展的时候。现在把课余时间都用来赚钱,长远来看未必是好事。"
这话让我想起那个辅导功课的男孩。他给小姑娘讲题时,手腕上还戴着运动腕带,书包侧面插着羽毛球拍。显然,他原本应该是个热爱运动的少年。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算这笔账:请个家教动不动就要一百多,而请这些成绩优秀的北票初中生,既能省下一半的钱,又能让孩子学到东西。可是啊,我们是不是该想想,这些当"小老师"的孩子,他们失去的课余时间和快乐,又该怎么算呢?
傍晚时分,我又路过那个贴广告的电线杆。夕阳把广告纸染成了金黄色,那些电话号码的纸条在风里轻轻晃动着。或许明天,又会有一个孩子坐在这里,用他还稚嫩的肩膀,提前担起生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