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初中生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
最近在家长群里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有位妈妈分享说自家初一的女儿用50块钱办了张电话卡,居然能打整整叁个小时的电话。这条消息刚发出来,群里瞬间就炸开锅了。不少家长都纳闷:现在初中生怎么还需要这么长时间的通话服务?
我带着好奇联系了这位家长,才知道原来她女儿参加的课外班每周要坐半小时校车回家。车上几个小姑娘总爱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后来干脆办了个“大同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套餐。这个初中生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确实挺划算,她们现在每天在校车上都会打语音聊天,有时候讨论作业,有时候说说班里新鲜事。
藏在电话卡里的小世界
那个叫小雨的女孩告诉我,其实她们最开始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有天在校门口看到宣传单,发现这个“大同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套餐比普通套餐便宜一半还多。几个小伙伴一合计,每人出十块钱就能用上一个月。她们还专门建了个群,取名叫“校车茶话会”——虽然实际上是在打电话。
小雨妈妈刚开始也有些担心,怕孩子光顾着聊天耽误学习。但后来发现,这帮孩子的话题还挺有意思。有时候是在讨论数学题的不同解法,有时候是在准备历史课的小组演讲。有次下雨堵车,她们居然在电话里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起了古诗,说是要检查彼此的古文默写。
说来也怪,这些孩子平时在学校里见面,反而没这么多话讲。可能隔着电话线,有些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反而能说出口了。就像小雨说的:“有些题目不会做,打电话问同学比在教室里问自在多了,不用怕被其他同学听见。”
电话两头的成长
记得我们小时候,想和同学聊天要么靠传纸条,要么放学后约着一起写作业。现在孩子们用上了这个初中生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倒是开辟了新的交流空间。不过话说回来,叁小时看起来很长,分摊到每天其实也就六分钟左右。但就是这六分钟,成了孩子们特别珍惜的时光。
有位爸爸在群里说,他儿子以前特别内向,参加了这个“校车茶话会”之后,居然开始在电话里主动给同学讲题了。虽然只是简单的数学题,但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突破。这个大同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不知不觉成了孩子们锻炼表达能力的平台。
当然也不是所有通话时间都用在正事上。孩子们偶尔也会聊聊喜欢的偶像,说说最近看的动漫。这些看似琐碎的闲聊,其实正是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就像我们小时候,不也会在放学路上和同学聊些有的没的嘛。
现在想想,这个看似普通的电话套餐,倒像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恰到好处的交流空间。既不会因为通话时间太短说不尽兴,又不会因为费用太贵让家长心疼。50块钱买到的,可能不只是叁个小时的通话时长,更是孩子们之间那份珍贵的陪伴。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小雨妈妈最后说的那句话:“看着孩子们在电话里互相帮助、一起成长,觉得这50块钱花得特别值。”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初中生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能在孩子们中间流行起来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