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同城约初中生100元,阳泉学生百元同城邀约
这两天刷手机,总能看到“阳泉同城约初中生100元”这样的信息在角落里跳出来。说实话,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愣了半天,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要干嘛呢?
就在上周末,我在解放路等朋友,旁边两个穿着校服的男生正好在聊这个。其中一个边翻手机边说:“你看,又有人发阳泉学生百元同城邀约,说是组队去体育馆打羽毛球。”另一个挠挠头:“才一百块?够场地费吗?别是骗人的。”
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我表面上在看街景,耳朵却悄悄竖起来了。他们接着讨论,原来这类邀约最近在同学间传得挺多。有时是约着一起去图书馆写作业,有时是凑人去公园踢球,还有组织去南山公园爬山看日出的。价格都差不多,一百块封顶,说是础础制均摊费用。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组织的人往往不露面,只在网上联系。有个女生上周参加了“阳泉同城约初中生100元”的观影活动,结果到了影院门口,组织者一直没现身,只在群里发了个取票码。他们十几个人互相都不认识,电影散场就各回各家了。
我邻居家读初二的孩子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他妈妈跟我说起这事时还挺后怕:“孩子说是同学组织的篮球赛,交了100块。后来才知道,群里叁十多人没一个是他同班同学。”这位妈妈现在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就怕他再参加这种来历不明的活动。
话说回来,为什么偏偏是一百块这个数?我琢磨着,可能因为这点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初中生来说,刚好是能拿得出手的数额,又不至于让家长立即发现账目有问题。
我在想,如果真是正儿八经的学生活动,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在学校里组织呢?操场上不能打球吗?图书馆不能自己约着去吗?非得通过这种神秘兮兮的“阳泉学生百元同城邀约”?
上周叁还有个更离谱的——有人发起了“百元夜爬狮脑山”活动,要求晚上十点在纪念碑下集合。幸好被其他网友及时举报,活动才没办成。这大晚上的,一群初中生跑到山上,万一出点事可怎么办?
其实年轻人想交朋友、组织活动是好事,但安全这根弦真的不能松。我表弟在阳泉一中读书,他们班同学现在都直接在班级群里约活动,时间地点公开,家长也知情。这样多踏实。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前天在桃河公园看到的情景。几个初中生模样的小孩坐在长椅上,不停地看手机,好像在等人。等了半个多小时,约的人始终没出现。最后他们悻悻地走了,边走边抱怨:“又被水了,这周的零花钱白攒了。”
看来,“阳泉同城约初中生100元”这种事,真的得留个心眼。不是说不相信年轻人之间的约定,而是现在网络太复杂,谁也不知道屏幕后面坐着的是什么人。
我有个建议:要是真想参加这类活动,至少叫上两个同学作伴,而且一定要把活动详情告诉家长。最好能核实组织者的身份,看看是不是真的学生。如果对方遮遮掩掩不肯说,那这活动八成有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搞课外活动小组,为什么不在学校里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我们那时候,都是在操场上直接喊一嗓子“谁打球”,立马就能组起一队人。既不用花钱,还特别靠谱。
其实啊,年轻人有社交需求很正常,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些来路不明的“阳泉学生百元同城邀约”,看着诱人,背后可能藏着我们想不到的风险。下次再看到这样的信息,得多问几个为什么,千万别头脑一热就报名。
对了,听说最近各大学校的家长群里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有些细心的家长开始教孩子怎么辨别这些活动的真假,这是个好现象。毕竟,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比一味禁止更重要。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昨天在小区门口看到的通知——社区要组织青少年公益活动了,完全免费,还有老师带队。这样的活动,不比那些神秘兮兮的百元邀约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