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微信扫码上门的能不能信,扫码服务真实性辨明
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在问,敦煌微信扫码上门的服务到底靠不靠谱?说实在的,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也愣了半天——在莫高窟扫个码,就能把讲解员叫到跟前?这听着怎么有点像点外卖呢。
上个月我亲自跑了趟敦煌,发现景区里确实到处都能看到“微信扫码预约讲解”的标识。当时我举着手机犹豫了好久,那个二维码就像在对我招手:扫我吧,方便又便宜!可心里另一个声音却在提醒:万一是私人拉活儿的,讲解质量没保障怎么办?
扫码背后是啥来头
后来我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些二维码其实分两种。一种是官方的,贴在售票处附近的公告栏上,旁边还附有详细的资费说明和投诉电话。另一种就比较随意了,有些是私人导游自己印的小卡片,随手塞给游客的。
我特意找了个工作人员打听,人家说景区确实推出了正规的扫码预约服务,主要是为了分流旺季的讲解需求。想想也是,毕竟专业讲解员就那么多,黄金周期间根本忙不过来。
不过问题就出在这里——有些私人导游钻空子,把自己的二维码做得跟官方的特别像。你要不仔细看,真分不清谁真谁假。
亲身体验告诉你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扫了官方二维码。流程倒是很简单,选时间、选语种、线上支付,五分钟就搞定了。第二天准时到集合点,确实有位挂着工作证的讲解员在等着。
但同团的李阿姨就没这么幸运了。她扫了陌生人递的二维码,付完钱对方就联系不上了。虽然钱不多,可好好的游览心情全被破坏了。这事让我想起在景区门口看到的警示牌,上面明确写着“请勿轻信非官方渠道”。
所以说啊,这个敦煌微信扫码上门的能不能信,关键得看扫码的渠道正不正规。
现在旅游科技是发达了,手机点点就能约服务。但越是方便的时候,越得多个心眼。就像平时网购要看店铺资质一样,在景区扫码前,最好先去官网或游客中心确认下哪些是授权渠道。
我记得在鸣沙山脚下,就看到有志愿者在教老年游客识别真伪二维码。这个方法挺实用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这个习惯。
这次经历让我觉得,敦煌微信扫码上门服务本身是个好创新,既能解决旺季讲解员不足的问题,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但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规范,特别是涉及到服务和支付的环节。
下次要是还有朋友问起敦煌扫码服务真实性这件事,我会告诉他:官方渠道的可以放心用,但路边随手拿的可得留神。毕竟出来玩,图的是开心踏实,可不是来冒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