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附近交友百元两小时相伴
一次偶然的相遇
那天晚上闲着刷手机,手指不经意地点开了微信附近的人。说真的,平时我很少看这个功能,总觉得有点冒昧。可就在刷新列表时,一个名叫“阿图什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的账号突然跳了出来。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名字也太直接了吧?
出于好奇,我点进对方的朋友圈看了看。里面没有露脸照片,只有几张街景和咖啡店角落的随手拍。配文都很简单,像是“今天阳光不错”“又发现一家小店”。看着这些日常分享,我心里反而更纳闷了——这和那个直白的账号名反差也太大了。
犹豫了一会儿,我还是发了句问候过去。没想到对方回复得很快,语气挺友好的。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对方就是阿图什本地人,做这个其实就是想找个聊得来的朋友说说话。用他的原话是:“现在大家都很忙,能静下心来聊两个小时都不容易。”
说实话,刚开始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毕竟网上什么人都有,万一是骗子呢?但转念一想,就在家附近的咖啡馆见面,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这个“附近交友百元两小时相伴”的模式,听起来倒是挺新鲜的。
咖啡馆里的两个钟头
我们约在人民路的转角咖啡馆。我到的时候,对方已经在了——是个看起来很斯文的年轻人,戴着黑框眼镜,正低头翻着一本书。确认身份后,他在桌上放了盒小小的沙漏,笑着说:“这是俩小时的量,让它慢慢流。”
话题是从阿图什的变化开始的。他说自己是在这儿长大的,看着一栋栋新楼盖起来,老街却慢慢变了样。“有时候就想找个人说说这些,但朋友们都觉得我太怀旧。”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发现他说话时总是不急不躁的,偶尔还会停下来思考,像是在斟酌词句。
聊到中途,他说起了做这个的初衷。原来他在公司做设计工作,平时很少有机会认识新朋友。“有天我突然想,为什么不把时间明码标价呢?这样双方都清楚,就是单纯地交个朋友、说说话。”他解释说,定100元俩小时,是因为这个数字对大家都合适,既不会太随意,也不会让人有压力。
说来也怪,看着沙漏里的沙子慢慢流淌,我反而没那么在意时间了。我们聊工作、聊生活,甚至还聊到了最近看的电视剧。他说最近已经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了十几个附近的人,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退休的老师,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
期间服务员来续杯时,好奇地看了我们一眼。我这才意识到,在别人眼里,我们可能就是普通的朋友在喝茶聊天,完全想象不到这是次“付费陪伴”。这种平常中带着特别的感觉,确实很奇妙。
时间到了之后
当沙漏最后一粒沙子落下,我们的聊天也自然地停了下来。他看了眼手机,温和地说:“时间差不多了。”我这才发现,俩小时居然过得这么快。
分别时我们互相道别,没有留联系方式。他说这是规矩,每次相遇都是独立的,这样对大家都好。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想刚才的对话。这种“附近交友百元两小时相伴”的方式,乍听可能觉得有点功利,但体验下来,反而比很多漫无目的的社交更纯粹。
现在的人确实都挺孤单的。微信好友几百个,能说心里话的却没几个。有时候就是想找个人聊聊天,但又不想欠人情,这种明码标价的陪伴,反而让关系变得简单。就像他说的:“这两个小时里,我们可以是很好的朋友。时间到了,就各自回到原来的生活。”
后来我又经过那家咖啡馆几次,偶尔会想,现在是不是又有人在里面进行着这样的两小时相遇呢?每个人的故事都在继续,而这样的“阿图什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或许正是这座城市里悄然生长的新型社交方式。
夜色中的阿图什华灯初上,微信附近的人功能里,可能还有类似的账号在闪烁。不知道下一个推开咖啡馆门的人,又会带着怎样的故事走进这两个小时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