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大学城附近俗称炮楼
一个称呼的由来
在诸暨大学城读书或者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同学,想必都听过“炮楼”这个说法。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脑子里浮现出的是战争片里那种坚固的圆形堡垒。直到有学长指给我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学城周边那几栋鹤立鸡群的高层出租公寓。
你说这事儿有意思吧?好好的楼房,怎么就得了个这么个名号?我琢磨着,大概是因为它们的造型。这些楼普遍比其他矮胖的居民楼要高出一大截,像一根根敦实的柱子直插天空,从远处看,轮廓还真有点像电影里的防御工事。学生们嘛,最擅长给身边的事物起外号,形象、好记还带点戏谑,一来二去,“炮楼”这个称呼就在学生群体里传开了,比它们的本名响亮得多。
所以你看,现在我跟人说“我去炮楼那边取个快递”,对方立马就明白指的是哪片区域,完全不需要额外解释。这几乎成了我们学生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是专属于这片区域的独特地标记忆。
“炮楼”里外的生活气息
可别被它的外号唬住了,觉得那是什么神秘地带。走进去你会发现,这些被称为炮楼的地方,里面可是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一楼临街的铺面,那可都是宝藏。香味四溢的麻辣烫、锅气十足的快炒店、价格实惠的打印社、还有永远挤满人的奶茶店……可以说,学生日常所需的一切,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我记得有一次复习到深夜,饿得前胸贴后背,宿舍早就门禁了。这时候,只有“炮楼”楼下那家亮着灯的小餐馆能拯救我。一碗热腾腾的炒粉干下肚,所有的疲惫和焦虑好像都消散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里不只是几栋楼,更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生活补给站,是课堂和宿舍之外的“第叁空间”。
而且,因为住在这里的很多也是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年轻人,整个氛围特别放松。你会看到穿着睡衣拖鞋下来买饭的,也能看到叁五成群坐在小店门口聊天的。这种随意和自在,是在严格管理的校园里很难体会到的。可以说,大学城附近俗称炮楼的这些建筑,承载了不少人求学时光里最松弛、最真实的片段。
一个称呼,一段记忆
有时候我在想,“炮楼”这个名字,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它可能也隐隐约约地象征了一种状态——一座为我们遮挡风雨,提供庇护和补给的“堡垒”。从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求学,这些看似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却给了我们第一个落脚点,第一个可以按照自己心意布置的小窝。
很多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回来,也总会提到“炮楼”。他们会怀念那里便宜的房租,怀念楼下那家再也吃不到的牛肉面,怀念那段虽然清贫但充满自由和可能的时光。你看,一个看似戏谑的称呼,最终却凝固成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共同记忆。
所以,当你下次路过诸暨大学城,听到有人提起“炮楼”时,你就能会心一笑了。你知道那指的不仅仅是几栋房子,更是一片区域,一种生活,和一段正在发生或者已经成为过去的青春。这个称呼,就像一块活化石,记录着这片土地上最鲜活的学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