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品茶上课,阿图什茶艺学习体验
阿图什这座西陲小城,总让人联想到戈壁与雪山,谁会想到这里还藏着如此雅致的茶香呢?那天朋友拉着我去参加“阿图什品茶上课”,我原本想象的是老人们端着搪瓷缸聊天的场景,没想到推开茶室木门,瞬间被满室茶香包裹。
当葡萄干遇见龙井
穿着艾德莱斯绸的茶艺师手法行云流水,却在奉茶时俏皮地往茶席撒了把琥珀色葡萄干。“咱们本地的水土甜,”她眼角弯成月牙,“配着江南的春茶,试试看?”玻璃壶中茶叶舒展的身姿,竟与窗外白杨树的剪影莫名契合。我学着邻座大叔的样子呷了口茶,任由清冽与甘甜在舌尖交织——这大概就是“阿图什茶艺学习体验”最动人的部分,它从不刻意区分传统与现代。
茶艺师擦拭着鎏银茶则说起往事。原来丝绸之路驼铃声响的年代,这里就已经用桑皮纸包裹茶饼。有位老人每周骑叁轮车来店里,总要用柯尔克孜语念叨:“茶是刮过帕米尔高原的风,带着云彩的味道。”此刻我望着茶海上那抹夕照,忽然理解了他话里的诗意。
后续的课程里,我们跟着辨认不同水温如何激发茶叶性格。当九十度的水冲进盖碗,新来的小姑娘惊呼:“快看!茶叶在跳舞呢!”确实,原本蜷缩的叶片在水中旋转绽放,像极了绿洲里突然开放的野花。老师顺手往大家茶盅添了颗干无花果,“咱们本地的喝法”,她眨眨眼,“甜味能让人喝出茶的筋骨”。
如今每次路过飘着茶香的店铺,都会想起那个充满笑声的下午。或许真正的茶道从来不在繁复仪轨里,而是这样——当葡萄干的蜜意渗入龙井的清雅,当柯尔克孜民歌伴着紫砂壶的水汽,这片土地的生命力便都在茶汤里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