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那里有站小巷的,北票有车站小巷的位置
北票那里有站小巷的?这个问题,我前阵子听一位老邻居念叨了好几回。他说的“站”,指的就是北票老火车站;而“小巷”,则是车站周边那些弯弯绕绕的老街旧巷。
这些小巷子啊,现在确实不太好找了。城市发展太快,很多老地方都变了样。我根据记忆往车站南头走,在一条叫“站前街”的岔路拐进去,才看到了它们的身影。巷子不宽,两边的老房子墙皮有些剥落,露出里头的青砖。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把晾衣绳上的衣服影子拉得老长。
巷子里的老味道
走在里面,能闻到一股特别的味道——是煤渣混着老陈醋的味儿,这大概就是老北票独有的气息吧。几位老人坐在自家门槛上唠嗑,说的还是二叁十年前的旧事。有个修自行车的小铺子,师傅正在补胎,手电筒、老虎钳就那么随意地摆在木头工具箱里,看着就像从来没挪过地方。
我问其中一位大爷,还记不记得以前车站旁边的饺子馆。他眼睛一亮:“咋不记得!那家的酸菜馅饺子,下火车的都抢着吃。”他说那时候小巷可热闹了,卖烧饼的、修鞋的、剃头的,从早到晚都是人。现在嘛,年轻人都往新城搬,就剩下他们这些老住户还守在这儿。
正说着,一列火车从不远处的站台缓缓开出,轰隆隆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这种感觉很奇怪,明明隔着这么近,巷子里却像另一个世界,时间走得特别慢。
北票有车站小巷的位置
要说清楚北票有车站小巷的位置,其实挺简单的。你找到北票火车站,面向车站,往右手边走大概一百米,看到一棵老槐树就往里拐。这片巷子像蜘蛛网似的连着,虽然地图上不一定标得详细,但走进去就能感受到那种老北票的生活脉络。
我在巷子深处发现了一家还在营业的旧书店,老板说这店是他父亲传下来的。“以前等车的人都爱来这儿翻翻书,现在嘛...”他笑了笑,没往下说。书店的木头书架都被磨得发亮了,上面堆着泛黄的小人书和旧杂志。我买了一本八十年代出版的北票风物志,里面居然还夹着一张当年的火车票。
往回走的时候,又经过那棵老槐树。树下有几个孩子在玩跳格子,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爷爷辈、爸爸辈,小时候也在这儿玩过同样的游戏。车站的广播隐约传来,提醒着某趟列车即将进站,而巷子里的生活还在不紧不慢地继续。
这些巷子能保留到现在,某种程度上说,算是个奇迹。新城的高楼就在不远处立着,玻璃幕墙反着光。但站在这巷子里,抬头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片天,和被电线分割成块的云。有个大妈正在生炉子,青烟袅袅升起,那味道让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日子。
离开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一眼。巷口那家杂货店的老板娘正在卸门板,准备打烊了。她动作很慢,一块一块地把木板靠墙放好。这个画面,就像老电影里的镜头,朴实,却让人莫名安心。北票那里有站小巷的,它们还在那儿,守着一段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