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火车站小巷子,湖州火车站周边街巷

发布时间:2025-11-05 20:09:36 来源:原创内容

每次从湖州火车站出来,拖着行李箱穿过熙熙攘攘的主干道,我总忍不住往右手边那条斜斜伸进去的小巷子瞧。说它是巷子吧,其实也不算窄,刚好能容两辆叁轮车错身。和高大气派的火车站比起来,它就像个没来得及换上新衣裳的旧相识,带着点不合时宜,却又实实在在立在那儿。

巷口常年飘着吃食的香气。早上是烧饼油条的焦香,混着茶叶蛋翻滚的咸鲜;中午换成了炒锅里的油烟味,辣子下锅时“刺啦”一声,能勾出过路人肚里的馋虫。那家叫“老陈记”的面馆,招牌都被雨水洗得发白了,老板还是系着那条沾满油渍的围裙,见到熟客就抬抬下巴:“老样子?”不用多说,一碗热腾腾的雪菜肉丝面很快就端了上来。

巷子里的日与夜

你说这湖州火车站周边街巷吧,白天和晚上完全是两副面孔。天一亮,各种声音就活泛起来了。五金店老板把卷帘门推得哗哗响,送水的叁轮车铃铛叮叮当当,还有几家家庭旅馆的老板娘,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一边摘菜一边招呼刚下火车的旅客:“住宿吗?有热水,能洗澡!”那声音不高不低,带着点随你便的从容。

我特别喜欢下午叁四点钟的光景。阳光斜斜地切进巷子,把一半的水泥地照得发亮,另一半还藏在阴影里。这时候人不多,能听见二楼谁家阳台上挂着的衣服在滴水的声响,啪嗒,啪嗒,不紧不慢的。偶尔有只花猫从垃圾桶后面探出头,和你对视一眼,又慢悠悠地缩回去。这种时刻,你会恍惚觉得,离火车站那个每分钟都在催促人“快一点,再快一点”的世界,其实已经隔了很远。

住在这条巷子尽头老房子里的王大爷,总爱在晚饭后搬个竹椅坐在门口。他说自己在这儿住了叁十多年,看着火车站从矮矮的平房变成现在这气派模样。“他们往高处、往大里盖,我们就守在这儿,挺好的。”他眯着眼,手里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巷子口闪烁的霓虹灯,映在他有些浑浊的眼睛里,成了点点模糊的光斑。

夜深了,末班车的旅客散去,巷子才真正安静下来。只有那家通宵营业的便利店还亮着灯,像一只不肯闭上的眼睛。值夜班的小伙子趴在柜台后面打盹,荧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嗡声。这时候走在巷子里,脚步声会显得特别清晰,还能闻到墙角夜来香若有若无的香气,混着白天积攒下来的、各种生活气息沉淀后的味道。

也许在规划图里,这条小巷子迟早会被更宽阔的马路、更现代化的商场取代。但对于许多匆匆经过火车站的人来说,这条不起眼的湖州火车站小巷子,像个温暖的缓冲地带。它用最朴实的方式,接住那些刚刚落地、还带着旅途疲惫的人们,给他们一碗热汤面的时间,慢慢找回脚踏实地的感觉。

下次你从湖州火车站出来,要是时间不赶,不妨也拐进去走走。尝尝那家面馆是不是真的那么够味,听听那些琐碎而真实的声音。你会发现,这条藏在车站身后的巷子,自有它的一套活法,不喧哗,却也从未停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