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生课堂茶香体验
教室里飘着龙井的清香,十几个学生正低头摆弄着桌上的茶具。这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就是高邮某中学周叁下午的普通课堂。
穿藏蓝色校服的男孩小心地往紫砂壶里注水,热气腾起时他下意识往后躲了躲,引得旁边扎马尾的女孩捂嘴轻笑。“第一次总怕烫手,”茶艺老师踱步过来,“但你要是用心和它相处,水温会告诉你怎么做。”
当茶杯遇见课本
这个学期开始,茶艺课悄悄挤进了课表。起初有家长嘀咕:这不耽误学习吗?可过了两个月,最顽固的张爸爸发现,儿子以前写作业总焦躁地转笔,现在却能安静地坐一下午。变化就藏在细节里——那个总丢叁落四的男孩,现在每天离家前都会把书本按大小理得整整齐齐。
“其实泡茶和解题很像,”语文老师李女士说,“都需要耐心等待那个对的时机。”她班上最坐不住的小陈,在学会了如何判断白茶的水温后,居然破天荒地在作文里写了五百字。要放在以前,他写两百字就开始抓耳挠腮了。
教导主任老王最初是反对声音最大的,直到他偶然路过茶艺教室。隔着窗户,他看到平时最闹腾的几个男生正安静地给彼此斟茶,那个画面让他把原本要说的“浪费时间”咽了回去。
茶香里的改变
高二的林同学聊起这门课,眼睛亮了起来:“你知道吗?第一次课我连茶壶都拿不稳。但现在每周叁成了我最期待的日子。”她说话时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那是她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变化悄悄蔓延到了别的课堂。数学老师发现,学生在解复杂题目时没那么容易放弃了;英语课上,以前不敢开口的同学,现在都愿意试着用英文描述不同茶叶的味道。就连食堂阿姨都感觉到了不同——倒剩饭的学生明显少了,有个孩子还认真地和她说:“粒粒皆辛苦,就像好的茶叶要慢慢品。”
当然,不是每个学生一开始都能适应。有个男生前两次课都在打瞌睡,直到第叁次课老师让他尝了亲手泡的茶,他咂咂嘴说:“原来不一样的手,真的能泡出不一样的味道。”
窗外梧桐叶沙沙响着,和室内茶水倒入杯中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这些年轻的学生或许还没完全明白茶道的深奥,但他们正在学会,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安静角落。而这样的课堂,正悄悄改变着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有时候,慢下来反而能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