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车站旁巷子里的休闲去处
来扶余旅游的人,多半是冲着那些名声在外的景点去的。可要我说,真正的乐趣,往往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就像扶余车站附近的小巷子,初次路过可能觉得平平无奇,但你要是放慢脚步走进去,嘿,还真能发现不少让人心头一暖的小天地。
我第一次拐进这些巷子纯属偶然。那天火车到站早,离约好的见面还有两个钟头,拖着行李箱在车站广场转悠实在没意思,索性就往旁边那条看起来最有生活气息的巷子钻了进去。刚走几步,喧嚣的车站就被抛在脑后,像是突然切换了频道。
巷子里的慢节奏
怎么说呢,这里的时光流淌得特别慢。阳光从老屋的屋檐斜斜地照下来,在青石板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有老人家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放着戏曲。巷子不宽,但也不会让人觉得拥挤,恰到好处地容得下叁两个行人并肩而行。
再往里走,惊喜就更多了。你猜我看到了什么?一家藏在转角处的旧书店,门面不大,里面却别有洞天。书架上的书摆得满满当当,空气里飘着旧纸张特有的味道。店主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正埋头修补一本泛黄的书,见我进来,抬头笑了笑,又继续手上的活儿。这种随意的感觉真好,不像大书店那样让人拘束。
隔壁是家手工糖铺子,老师傅在现场熬糖、拉糖,那动作熟练得就像在表演。热乎乎的麦芽糖香气飘出来,勾得人走不动道。我买了一块,含在嘴里慢慢化开,甜得恰到好处,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家门口等卖糖老汉的日子。
转角遇到小确幸
越往深处走,越能体会到这些小巷子的妙处。它们是那种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刚经过一个卖传统糕点的摊子,转眼就看到年轻人开的手工咖啡馆;这边是老式理发店,那边可能就是创意工作室。新与旧在这里和谐共处,谁也不打扰谁。
我特别喜欢巷子中间那个小小的庭院,不知是谁家的,种满了花草,还摆了几把椅子。偶尔有猫在墙头打盹,听见脚步声,懒洋洋地睁眼看看,又继续它的美梦。站在这儿,你完全想象不到一墙之隔就是人来人往的车站。
这些扶余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说起来都不是什么正经的旅游景点,但正是这种随意和真实,反而让人放松。你不用想着一定要看什么、玩什么,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看看巷子里的人怎么过日子,偶尔和店家聊上几句,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那天我走出巷子时,手里多了一本在旧书店淘到的诗集,嘴里还留着芝麻糖的余香。看了看表,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富裕,便在巷口的茶摊又要了杯茶,看着巷子里进进出出的人。有个想法突然冒出来——也许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打卡了多少个着名景点,而在于能否在陌生的地方,找到让自己舒服的角落。
所以啊,下次你要是来扶余,不妨也到车站旁的这些巷子里转转。别急着赶路,给自己留点空白的时间。说不定在某个转弯处,你也会发现属于你自己的小秘密。这些车站旁巷子里的休闲去处,就像这座城市悄悄留给有心人的礼物,等待着懂得慢下来的人去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