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品茶上课,绥化茶道学习体验
推开茶室的门,是个新世界
说实话,刚走进“绥化品茶上课”的教室时,我脑子里还转着昨晚没写完的报告。满屋子淡淡的茶香,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把我从那些繁杂事务里拽了出来。老师是个看起来特别安静的人,说话不紧不慢的。她没讲什么大道理,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先摸摸桌上的茶壶和茶杯。那紫砂壶握在手里,温温的,有种说不出的踏实感。
我以前觉得喝茶嘛,不就是抓把叶子扔杯子里,倒上热水就完事了。可这堂绥化茶道学习体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老师教我们怎么“温杯烫盏”,她说这不仅是为了卫生,更是让茶具“醒”过来,用最好的状态迎接茶叶。热水在杯盏之间流转,热气袅袅升起,这个过程莫名地让人心安,心里的毛躁好像也被这热水熨平了些。
轮到我们自己动手泡茶了。我看着面前一小撮乌龙茶,有点不知所措。水温和时间,原来里头有这么多讲究。水太沸,茶就苦了;浸泡久了,味道就涩了。我小心翼翼地注水,出汤,手忙脚乱地完成了第一次冲泡。端起自己泡的茶,味道嘛,只能说及格,但那种亲手创造出一杯茶汤的感觉,还挺奇妙的。
老师说,喝茶不只是用嘴,还得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用心去感受。她让我们观察茶汤的颜色,从金黄到橙红,每次冲泡都有微妙的变化。我学着她的样子,深深闻了一下杯底的“杯底香”,那是一种比直接闻干茶更幽远、更持久的香气,好像能把那份美好留得更久一些。
几轮冲泡下来,我发现自己不那么着急了。不再想着赶紧喝完这杯去干下一件事,而是能静静地坐在那里,感受舌尖上微苦之后的回甘,感受茶香从喉咙慢慢滑下去的那份暖意。周围的同学也都很安静,偶尔交流一下彼此泡的茶有什么不同,教室里只有轻轻的水声和杯盏碰撞的清脆声响。
这次在绥化的品茶上课,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意外的心灵按摩。它没教我什么惊天动地的技能,却让我在拿起与放下的简单动作里,找到了一点久违的专注和从容。生活里的很多事,或许也像泡茶一样,急不得,乱不得,火候到了,滋味自然就出来了。那堂课的茶香,好像还留在我的记忆里,偶尔想起,心里便会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