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小红书外围怎么约,井冈山小红书外圈如何联系
最近刷小红书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些对于井冈山的旅游攻略,满屏的杜鹃花和云海确实让人心动。不过偶尔也会瞥见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留言,比如"井冈山小红书外围怎么约"这样的问题。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问旅游路线,后来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井冈山小红书外圈如何联系"这种问题时,我盯着屏幕愣了半晌。这话听着既像在打听旅游拼团,又带着点说不清的隐晦。后来问了个常玩社交媒体的朋友,他才压低声音说:"这估计是在找特殊服务呢,现在管得严,都改用暗号了。"
藏在旅游攻略里的密码
我特意翻了翻井冈山相关的笔记,发现有些评论区确实不太对劲。明明是在讨论红色景点,突然会冒出一句"求靠谱渠道",下面还跟着几个表情暧昧的回复。有次我看到个酒店测评帖,楼主晒完井冈山迎宾馆的照片后,评论区居然有人问"能不能安排外围",吓得楼主赶紧澄清:"我只是普通游客!"
这种暗语接龙现在越来越隐蔽了。就像上周有个晒黄洋界日出的博主,底下有人用拼音缩写问"闯骋厂有奥驰吗",要不是懂行的人根本看不明白。不过要我说,在革命圣地搞这些名堂,实在有点讽刺。毕竟井冈山可是星星之火燎原的地方,现在倒成了某些人搞灰色交易的掩护。
记得前阵子帮外地朋友规划井冈山行程,他悄悄问我知不知道"特殊接待"。我当时就笑了:"你要找红色教育基地我熟,别的可真帮不上忙。"说真的,现在正规旅游服务这么完善,何必要走歪路呢?
当圣地蒙尘时
去年秋天我去井冈山参加培训,晚上散步时还真遇到过蹊跷事。在茨坪老街有辆黑色轿车慢慢靠过来,司机探头问:"需要导游服务吗?特别的那种。"同行的老干部当场板起脸:"我们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那司机讪讪地走了,尾灯在暮色里格外刺眼。
这事让我想起小红书上某个热门帖子,楼主抱怨在北山烈士陵园附近被陌生人搭讪,对方开口就是"要不要深入体验当地文化"。气得楼主在帖子里直说:"我是来缅怀先烈的,不是来搞乌烟瘴气的!"这条帖子下面获得了两千多个赞。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总有人执着于打听井冈山小红书外围怎么约?或许正因为这里是革命圣地,反而给某些人提供了掩护。但把五指峰当成交易屏障,把杜鹃花海当作接头暗号,实在辜负了这片红土地的初心。
现在每次看到"井冈山小红书外圈如何联系"这类提问,我都会多管闲事地回复一句:"建议关注官方旅行社公众号。"虽然经常被删除,但总觉得该做点什么。就像当年红军在挑粮小道上留下的脚印,正道虽然难走,却最让人心安。
前两天又刷到个求助帖,有人直接问井冈山有没有特殊服务。这次评论区出乎意料地整齐,全是当地网友在晒红色景点照片,最后楼主自己删帖了。这个变化让我挺欣慰的,毕竟守护井冈山的纯净,是每个到过这里的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