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附近100块钱的爱情,川东小镇百元情缘故事
川东小镇的百元约定
嘉陵江的水汽混着老茶馆的叶子烟味儿,在南充附近这个不知名的小镇街巷里慢悠悠地飘。我蹲在青石台阶上等最后一班城乡巴士,听见身后两个老婆婆扯闲话:“现在这些年轻人哟,谈感情都算计着钱。”另个婆婆瘪嘴笑:“我们那会儿,五毛钱买包冬瓜糖,就能甜半辈子。”
这话让我想起镇西头修鞋的张师傅。去年冬天我去他摊子补运动鞋,看见他收摊时从铁盒里仔细数出十张十元钞票,用红手帕包好塞进中山装内兜。第二天恰巧又遇见他——在镇上新开的奶茶店门口,他把那迭带着体温的百元钞票递给个扎马尾的姑娘。姑娘跺脚不肯要,他硬往人家帆布包里塞:“说好这个月给你买新手机的。”
后来才弄明白,那姑娘是附近师范学校的学生,在镇小学实习。张师傅年轻时家穷没说上媳妇,五十多岁头回动心,每天收摊都去小学门口望两眼。有回姑娘被暴雨困在学校,他二话不说蹚着水把伞送过去,自己淋得透湿。那天之后,姑娘偶尔会来摊子前站会儿,两人隔着补鞋机说话。她教他怎么用智能手机,他给她讲镇子叁十年的变迁。
最让我触动的是有次路过,听见姑娘红着眼睛说:“别人都说你图我年轻。”张师傅正在绱鞋底,锥子扎透胶底时闷响一声:“我图你肯听个老头子啰嗦。”他从铁盒里摸出张存单,“攒了八万叁,都给你留着。但我得每天挣够一百块,其中二十是饭钱,八十...是想着万一你能看上朵头花呢?”
这大概就是南充附近100块钱的爱情最朴素的模样。没有玫瑰钻石,有的是补了叁次的皮鞋,是看天气预报知道要下雨就提前收摊的慌张,是奶茶店门口推来推去的那迭钞票。镇上有人说姑娘精明,等老头攒够钱就卷款跑路;也有人说张师傅犯傻,这把年纪还学年轻人谈感情。
可春天的时候,我看见姑娘扶着张师傅在江边散步。他换了件崭新的藏蓝色夹克,走路时背挺得直直的。姑娘指着对岸的油菜花田说些什么,老头就眯着眼笑。后来才知道,姑娘毕业后留在镇小学当了老师,用第一个月工资给他买了那件夹克。
现在经过修鞋摊,常能看见姑娘坐在小马扎上批改作业,张师傅在旁边默默给她保温杯添水。有次听见学生喊“师母好”,她抬头应得特自然,倒把老头闹了个大红脸。铁皮盒还摆在老位置,只是里面不再攒钱,换成了姑娘爱吃的芝麻糖。
这川东小镇百元情缘故事让我想起婆婆说的冬瓜糖。也许真心从来就不贵,贵的是那份把你看得比钱重的诚意。在彩礼论斤称、房子按平算的今天,还有人愿意用最笨拙的方式,每天存起一点点真心,等那个值得的人。
黄昏的巴士终于摇摇晃晃来了。上车前我回头望去,修鞋摊收了一半,姑娘正帮着搬工具箱。晚霞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得像要一起走到岁月尽头。